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尤溪县开山书院明伦堂
文明风7月1日讯 近年来,三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本地深厚书院文化底蕴,多管齐下探索书院文化保护传承新路径,让千年文脉在闽中大地重焕生机,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构建传承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明创新采用“政府主导 + 社会参与 + 学术支撑”治理模式,强化政府统筹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如尤溪县通过宗亲乡谊海外募捐、企业冠名赞助等方式破解修缮资金瓶颈,开发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创产品,将收益反哺书院日常维护。联合三明学院成立“闽台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中心”,培养兼具历史学、旅游管理跨学科背景的专业团队;推行“书院导师制”,邀请乡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书院运营。推动书院文化延伸至图书馆、景区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乃至乡村宗庙祠堂,由点及面跨区域跨界限,形成多元融合的“文化生态圈”。泰宁县探索“五色”研学,将世界自然遗产景观、明清古建筑与红色爱国教育、传统耕读文化等多边融合,通过“行走的课堂”构建沉浸式的体验,让静态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态的教育资源,从而丰富书院文化传承新动能。
俯瞰南溪书院
开辟文化活化的多维路径
三明以南溪书院(朱熹出生地)为核心,深入阐释朱子文化“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经世致用”等核心思想的当代价值,将其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素养的重要资源。结合传统节日,在南溪书院、开山书院等常态化开展“亲子读《朱子家训》”“诗词大会”“写福送福”等群众喜爱的活动。创造性转化书院教育智慧,把“分年读书法”等融入高校书院制改革,形成“经典诵读 + 礼乐熏陶 + 实践体悟”育人模式,有效提升学生文化认同度。同时,文化资源转化催生“书院+”新经济形态。精心设计“书院文化游”精品线路,串联南溪书院、开山书院、县博物馆等节点,开发朱子主题文创产品。在乡村书院探索“书院 + 非遗”“书院 + 民宿”“书院 + 农特展销”等融合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谱写书院文化的时代之光
书院文化的当代转化,本质是对其核心价值的创造性诠释。在国际传播维度,书院文化正在重构中国话语体系。三明成功举办第三届考亭论坛,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田浩、韩国朱子学会会长崔英辰、韩国同德女子大学教授朱光镐等近80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分享交流,延续思想碰撞的传统,弘扬朱子文化时代价值。书院文化也成为深化两岸融合的文化密钥。作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三明以书院为载体举办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如忠山十八寨先贤祠改造为两岸文化交流基地,通过共读经典、共修礼仪增进文化共识。依托“闽台书院联盟”推进“两岸共修族谱”工程,已整理陈氏、林氏等12个姓氏的跨海族谱档案,增进两岸同胞文化共识和民族情感。
从南溪书院的琅琅书声,到开山书院的廉政展陈;从朱子读书会的思想激荡,到两岸书院的文化寻根,三明正以书院为媒,书写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答卷。这座“闽中明珠”的实践表明:唯有让书院从历史深处走向百姓生活,从学术殿堂融入时代脉搏,才能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当千年文脉遇见现代文明,三明的书院文化传承之路,必将为中华文化复兴提供更具启示意义的“地方样本”。(三明市委文明办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