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6月17日讯 当“双减”政策的春风拂过校园,连江教育正以课间15分钟为画布,将五育融合的理念绘成生动的成长图景。从中学跑道到小学操场,从传统非遗到现代体育,每所学校都在用独特的课间活动,让孩子们的笑声与活力成为校园里最耀眼的光。
鲤鱼山小学“篮球操”
动感课间:汗水里的青春韵律
在连江一中赤色跑道上,班旗猎猎作响,方阵队伍如白水素波般流动,跑操的脚步声与口号声撞碎晨光,勾勒出少年意气风发的剪影。连江二中、马鼻中心小学、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同样以跑操为号,班主任陪跑的身影与整齐的步伐相映成趣,让运动成为刻进日常的习惯。
鲤鱼山小学的篮球操则是另一番景象:动感音乐里,篮球在孩子们手中翻飞如蝶,小小的身躯随着节奏腾跃,汗水折射出阳光的弧度。第二实验小学的韵律操、苔菉中心小学的广播体操,同样以整齐划一的动作,让肢体在律动中舒展,让活力冲破教室的边界。
丹阳中心小学竹竿舞
传统新生:非遗与童趣的碰撞
东岱中心小学的课间传来“叮叮当当”的铜钱声,孩子们手持非遗钱箭,将传统舞步与现代节拍揉碎重组,铜钱的光泽与跳跃的身影交织成流动的民俗画卷。丹阳中心小学的竹竿舞则是另一出好戏——打竿者将竹竿开合如琴键,跳跃的孩子踩着节奏起落,艺术与体育在竹影间浑然一体。
实小物流城分校的武术操里,弓步冲拳刚劲有力,眼神里的坚定让传统武术有了少年人的锋芒;下宫中心小学将武术与跳绳结合,七环节的活动设计让“生生会武术,人人会跳绳”不再是口号。黄如论中学更将舞龙、八段锦等传统项目融入课间,让山海情怀与文化传承在跃动中生根。
创意空间:让每寸地面都生长快乐
浦口中心小学把课间15分钟变成“地面游戏实验室”:跳房子、格子闯关等创意设计让校园空地变身趣味运动场,孩子们在“动起来、乐起来”的同时,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思考。东湖中心小学的竹节绳舞如彩虹漫天,琯头中心小学的文明礼仪操则将动作与德育结合,举手投足间皆是教养的模样。
五育共生:当课间成为成长的棱镜
这些跃动的课间场景,早已超越了“休息”的定义:跑步时的坚持是体育的磨砺,武术操里的专注是智育的沉淀,钱箭舞中的协作是德育的缩影,竹竿舞里的韵律是美育的绽放,而创意游戏的设计本身,便是劳育的实践。正如连江教育所期许的,课间15分钟成了“全面发展的大舞台”——孩子们在奔跑中强健体魄,在合作中打磨品格,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感知文化之美,在自主探索中激发创造之力。
当放学铃声响起,校园里的笑声仍在回荡。这道由汗水、欢呼与创意构成的“风景线”,不仅是连江教育回归本真的注脚,更让“五育并举”的理念化作了触手可及的日常。在这里,每个课间都是成长的序章,每个孩子都在跃动中,奔向更鲜活的未来。(连江县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