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天价墓地、焚烧纸扎、厚葬薄养等殡葬陋俗,无不暴露出物质主义对生命伦理的侵蚀。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双重语境下,殡葬观念和方式也应紧跟时代步伐,摒弃传统殡葬陋俗,以“价值引领”“制度体系”“实践创新”三重维度重塑文明殡葬的现代范式。
强化价值引领,厚植文明殡葬新理念。殡葬改革需以思想教育重塑群众认知,一方面要深化文明殡葬价值导向,通过开展家风评议会、设立家风评议榜以及评选“孝老爱亲”身边好人等手段,强化示范引领,凝聚榜样力量,将孝道伦理从“临终尽孝”转向“生前尽养”。一方面要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运用方言快板、文明小戏、公益短剧等通俗形式解读政策,揭露殡葬攀比、封建迷信的危害性。此外,还应该将文明殡葬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当好先锋、做好表率,在丧事简办、生态安葬等方面以身作则,辐射带动群众共同倡树新风。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刚柔并举新机制。制度规范是推动文明殡葬的关键保障,刚性方面要完善法规约束,依据《殡葬管理条例》《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殡葬行为,促进殡葬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柔性方面要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基层自治,将“丧事简办”“生态安葬”等倡导写入村规民约,形成完善的自治制度,并配套相关奖励措施;或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开展文明评议,持续向广大群众浸润文明理念;还可以推行“文明积分”制度,将个人文明行为与集体福利挂钩,通过物质激励广大群众践行文明理念。
推动实践创新,打通移风易俗新路径。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积极倡导文明殡葬理念,不仅需要价值引领和制度护航,更呼唤通过实践创新来推出一批新时代殡葬方式。一方面是倡导生态殡葬,要大力提倡树葬、花葬、海葬及骨灰撒散等绿色殡葬方式,并实施生态安葬奖补,对选择生态殡葬的家庭给予资金补贴。另一方面是倡导文明祭扫,要积极推广“鲜花换纸钱”“云端寄哀思”等活动,引导人们通过敬献鲜花、手植绿苗等方式追忆故人,让文明祭扫深入人心。只有推动传统殡葬方式与时俱进,让符合新时代价值取向的文明理念占据主流,才能切实推动殡葬内核由“重形”转向“重情”。
殡葬移风易俗知易行难,绝无可能一劳永逸。广大基层工作者必须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下足苦功“慢工细作”,用价值引领赋予“灵魂”,用制度体系搭建“骨架”,用实践创新丰富“血肉”,才能推动殡葬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涵江区委文明办 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