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绘就文明实践“一张图”
引领长效发展
机场党委高度重视,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班组协同”的三级管理体系,规划“1+3+13”基地功能布局,即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形成宣传教育、文体休闲、舒心畅行3个共享圈,包含机场党校、机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引擎· 一齐飞”党建基地、晋江市中和小学“一齐飞”航空体验馆、新塘街道“后库‘机’忆”、泉州空港“党建+”邻里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职工家园、职工书屋、机坪驿站、心灵驿站、“母亲的房子”图书馆机场馆、志愿服务站、爱心妈妈小屋等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完善“1+15+N”学雷锋服务工作架构(在机场1个学雷锋服务总队和由15个党支部党员组成的服务分队的基础上,立足群众多元需求,组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队、空港艺术团服务队等)。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29场次,服务群众33702人次。
织密文明实践“一张网”
实现全域覆盖
建强软硬件设施,让宣讲“有声有色”:坚持“智慧”先行,优化机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场景再现、沉浸式体验、情景化交互;着力打造“沿着总书记的泉州晋江足迹”机场点位,吸纳培养政治素质高、宣讲能力好的青年职工组建机场宣讲队。2024年以来,义务接待民航单位、学校等参观98场次。组织宣讲下基层、入园区、进企业,先后开展“学习新思想 建功新国企”“循足迹悟思想”等主题宣讲10余场次,将岗位故事融入文艺表演,让宣讲走“新”更走“心”。充分利用“母亲的房子”图书馆机场馆、“党建+”邻里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开展法律政策、网络安全、反诈骗等宣传活动12场次。联合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开展“航空小卫士 点亮国家安全星”“悟思之旅 绘梦启航”等主题活动,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引导激励广大职工涵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贯通文明实践“一条链”
提升协同效能
全力打造“泉心为您晋情飞”服务品牌。围绕旅客全流程、无缝衔接服务,创新推出“失物找失主”行动,该行动仅仅在2024年累计找回并归还旅客遗失物品2876件;打造“旅客畅行工程”,实现由“车找人”到“人找车”的模式转变;持续推出手推车衔接车门、为行李加装软垫等贴心服务,开展“省心飞、舒心飞、爱心飞、安心飞、连心飞”的“五心飞”活动,全链条设立学雷锋服务岗,创建“走动医疗站”“流动茶水车”等25个特色服务班组,打通服务旅客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安康生活进社区”“航空文化+净空知识进校园”“文艺汇演进社区”等邻里党建项目14个,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32场次,形成“服务他人—提升自我—奉献社会”的良性循环。
集成文明实践“一站式”
打造文化体验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精雕细琢“三张金名片”。以“我们的节日”为活动载体,举办“新春送福 墨香传情”“飞进世遗泉州 泉年游好运”等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深入挖掘簪花围、南音等传统文化特色,融合时尚元素和现代化包装,举办“茶迎天下客”“深沪美食进机场”“非遗快闪”等系列活动,推动“航空+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全民阅读,举办书香空港、摄影书画展等文化活动,让文明实践从“活动驱动”转向“品牌带动”。
从“一张图”到“一站式”,从“服务升级”到“文化铸魂”,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正以“四个一”建设为抓手,书写着文明空港的时代答卷。(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晓明 通讯员 黄晓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