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宁德
宁德:多维发力 擦亮文明培育“新底色”
//wmf.fjsen.com  2025-05-11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江琳琳

走进如今的宁德,从繁华城区到美丽乡村,从山海之间到街巷深处,文明新风吹拂着每个角落。近年来,宁德市以“崇德有礼 大美宁德”为主题,全面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用文明之笔绘就了一幅幅幸福生活新图景。

价值引领 崇德向善成风尚

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宁德市将基层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好声音”,唱响“主旋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助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

“改革创新新动能,字字句句暖人心,内涵丰富有重点,高瞻远瞩谱新篇……”在柘荣县文明实践中心,双城镇小板凳宣讲队带来的快板节目《山城旧貌变新颜》,以小故事讲好大发展,把理论“唱出来”“演出来”,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

“党的领导真英明,‘四下基层’解民忧……”在蕉城区金涵畲族乡,畲歌畲语理论宣讲轻骑兵宣讲员雷美娟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畲歌之中,用“乡音”传“党音”。这支畲歌畲语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由蕉城区38个畲族建制村中遴选的畲族党员干部、群众组成,他们化身为“宣讲大使”,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推进理论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闽东大地上,这样的宣讲活动异彩纷呈,深入人心,引导群众争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倡导者、践行者、参与者,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

在建设城乡精神文明的同时,宁德市坚持把校园打造为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多方发力,逐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相融共进。

image.png

“金贝壳”未检团队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观。

“我们围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毒品、网络诈骗等主题,制作特色课件,搭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标准化’课程库。同时,引入专业团队,把典型案例、检察建议转化为情景剧、沙画微课,累计点阅量近70万人次。”蕉城区检察院用“身边事”讲“法理情”,将真实案例改编成情景剧,邀请师生共同出演,“沉浸式普法”效果显著。

此外,宁德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等,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image.png

学生们认真学习畲族医药药用价值。

在宁德市高级中学的非遗漆扇文化体验活动上,学生们正专注地运用传统技法为扇面添彩;在福安市畲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孩子们辨识草药、体验传统疗法,领悟“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是宁德“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浓缩写照。

宁德市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加强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城乡共进 文明花开别样红

宁德聚焦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将文明实践与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紧密结合,让城乡可观的“外在美”与可感的“内在美”相得益彰。

image.png

龙潭村村民们排练准备村歌首唱。

漫步屏南县龙潭村,大街小巷秩序井然,道路两旁繁花似锦,公园河道草木葱郁,社区院落干净整洁……每一个细微之处,文明之花正以绚烂的姿态绽放。

image.png

古田县凤埔乡“晨巡晚议”乡村治理服务中心。

“网格员清晨巡查走访,党群夜间谈心议事。”古田县城东街道积极探索深化“晨巡晚议”工作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群众的幸福生活“满格”在线。

“积分制让文明行为有了‘标尺’,大家参与的热情更高了。”蕉城区霍童镇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常态化乡村治理,以提升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为重点,实施乡村文明积分治理方案,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制管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宁德市各地坚持“以文润城”的理念,优化乡风文明建设“软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崇尚新风,为实现乡村振兴厚植文化底蕴。走进寿宁县竹管垅乡,置身于万亩茶海公园,“宁小善”IP形象、道德模范事迹宣传区、灯光造景等作为宣传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引领村民向善向美。

不仅如此,走在宁德的大街小巷中,随时都能与文明“不期而遇”──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培养市民文明行为;交通枢纽放置文明排队标识,引导市民有序乘车;社区志愿者们邻里守望,以“小行动”撬动“大文明”……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也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关爱传递 温暖城市摆渡人

“免费体检就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从专业医生那里学到好多实用的健康知识。”一位刚刚参加了2025年宁德市“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五一’”主题活动的快递员王大叔开心地说。

在福鼎市桐城街道富民社区廊桥驿站,一场由社区党委牵头的“新里人说新里话”活动正在举行,一批新就业群体代表围绕个人维权、子女教育等微心愿收集展开热烈讨论,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大家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把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的活动并非“限定”。宁德市总工会联动全市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成开放300多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爱在驿站”系列活动,让文明实践不断“出圈”,让广大一线劳动者和新就业群体体会到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宁德温度”。

image.png

“五一”假期,宁德市总工会开展“我为工会驿站点赞”活动。

宁德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就业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引入智慧管理系统提供红色教育、舒心歇脚、充电续航、服务代办等服务,织密“10分钟暖心服务圈”。同时,鼓励引导他们在享受暖“新”服务之余,积极主动融入到社区治理中,激发大家参与“共同缔造美好社区”建设治理新活力。

image.png

工会驿站理发师为外卖骑手设计清爽发型。

“太好了!这里可以热饭、充电,还有很多应急药品。”“这些驿站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累了可以进来歇歇脚,真的很贴心。”多名新就业群体表示。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宁德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高效整合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各类贴心服务,就是为了增强广大劳动者对宁德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新活力。

实践育人 志愿服务润心田

宁德市广大志愿者活跃在文明实践的第一线,围绕社区服务、扶危济困、文明创建、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展大量有特色有温度见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之花”添光加彩。

image.png

宁德高速志愿者向过往司乘分送新鲜采购回的花菜。

“师傅,这是我们今天一早从田里采的屏南高山花菜,新鲜着呢,您带回去尝尝,也帮老乡们宣传宣传!”此前,受全国花菜集中上市、采购商锐减、连续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屏南县万亩高山花菜陷入滞销困境,得知情况后,宁德高速迅速启动“以购代捐·助农惠民”专项志愿行动,实打实地将文明实践工作落到群众“最盼处”“最急时”。 

image.png

柘荣县友爱志工联合会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

“大爷,最近身体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呀?”志愿者们手提爱心物资,亲切地与困难群众唠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细心叮嘱他们保重身体,是柘荣县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建设的靓丽风景线。

不管是烈日下,还是风雨中,这样一个个暖心的志愿服务场景在宁德各地不断上演着,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展开文明培育新“画卷”,宁德正以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为载体,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城乡每一个角落,汇聚成全民参与的磅礴力量,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城市文明新风尚。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环境美”到“心灵美”,宁德正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让崇德向善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宁德这座山海之城,将持续以文明温度打动人心,书写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篇章。(宁德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