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石壁张氏家庙
文明风4月28日讯 近年来,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积极盘活祠堂资源,以张氏宗祠为抓手,探索发展“古祠堂+N种功能”的乡村善治新路径。
宗祠+家风家训
以宗祠为阵地,选录客家祖训家规、选树身边清廉典型,充分利用祠堂祭祖、传统庙会等平台进行宣传引导,提高村民向心力、凝聚力。其中“客家公祠”便是其中的典范,在公祠内设立的“客家祖训馆”是家风家训教育基地、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客家祖训馆分为崇宗敬祖、恋土爱乡、笃守伦常等八个篇章,每个篇章配以客家家训、客家族规、客家故事、客家谚语、客家人物、客家民俗、客家山歌、客家楹联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方面部分优秀的内容,通过展板、影像、楹联等形式呈现,在这里可以感受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2024年5月,宁化县纪委监委在张氏家庙举办“年轻干部廉政教育周”,通过“沉浸式”体验张氏先祖“耕读传家”的生活场景,引导年轻干部撰写“廉洁家书”,强化家风建设。让参与者能够深刻领悟廉洁从政、清白做人的重要性,在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中接受廉政思想的熏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宗祠+移风易俗
昔日祭祀祖宗的旧祠堂已经成为一个移风易俗的新阵地,沉淀着乡愁记忆,引领着乡风文明。在宗祠里通过选聘威望高、热心肠的老族长、老党员等组建客家宗亲“智囊团”,加大对全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结合“文明集市”举行“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在宗祠内用方言演绎“三句半”快板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移风易俗好处多”的内容传唱了出来,让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文明的洗礼,不仅开拓了移风易俗的新阵地,盘活了闲置资源,让百年古祠焕发出新活力。
宗祠+红色传承
石碧村被誉为“中央红军村”、“三明烈士第一村”,其中张氏上祠堂、下祠堂为当时独立第七师驻地及临时救护所。石碧村紧抓红色机遇,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契机,整合多方资金,先后实施“红色传承”宣教室建设、红军独立第七师旧址群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张瑞标旧居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加大对在册的91位烈士的英勇事迹进行挖掘、收集,让每一个红色故事都鲜活起来,通过开设红色文化讲堂,传播红色文化,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石壁镇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在张氏下祠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红军廉洁行医”主题展,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廉政教育有机结合,让党员干部在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中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祠堂,是农村精神信仰的寄托,集宗族、民俗、美学于一身,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石壁镇将继续“传统活化、红色赋能、科技加持”,将宗祠转化为“活教材”,进一步实现文化传承,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深厚的历史智慧。(宁化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