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4月25日讯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民幸福的基石。近年来,涵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把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融入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涵江区委文明办 供图
聚焦主线,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高度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以“小切口”讲好“大道理”,用“家常话”说好“真道理”,打造“话理涵江”宣讲品牌,创新推出“红色公交”流动党课,精心制作《习近平在福建》《红旗不倒 奋斗不息》《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核心价值观》等宣讲短视频43期,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紧紧围绕涵江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强信心”为统领,创新宣传形式载体,精心策划“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新风正气福建‘名片’”“福见福文化”“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风善美 德润莆田”等相关专题专栏,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截至目前,全媒体矩阵“涵江时讯”“文明涵江”微信公众号、涵江新闻网、涵江文明网等平台累计编发新闻4500多条,总浏览量超过2800万人次。
打造涵江城市名片,展现城市文明风尚。积极对接头部媒体,央视《新闻直播间》在双福村直播“做岁”特色民俗,央视一套《文脉春秋》《三餐四季》,央视三套《十分大家》、央视国际频道《华人故事》栏目组先后来涵拍摄并播出,邀请中新社来涵江拍摄涵江元宵民俗活动并专题刊发,白沙坪盘白梨枇杷基地代表莆田出镜《早安中国》,央视农村频道《三农群英汇》节目播出双福村,成功对接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福建行来涵江参观采访活动,不断扩大文明涵江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涵养乡风文明 涵江区委文明办 供图
深耕细作,挖掘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深度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而群众身边的文明细节正是宣传的切入点,涵江区坚持守正创新、内容为王,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主基调,办好“我们的节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推进“文明实践我行动”为民办实事;聚焦乡风文明,推动移风易俗;关爱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等专项行动。探索培育出“激情广场大家唱”“五彩萩芦”“我在大洋有亩田”“智享积分格子铺”“文明庭院我来评”等来自群众身边真实、生动、感人的文明故事,充分展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共同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
“幸福婚车”引领低碳环保的文明新风尚 郑鲜霜 摄
深耕文明沃土,弘扬时代新风,加大音视频等短平快新闻的编发力度,聚焦身边的文明故事,以小切口,大视角,精心打磨推出《涵江一高考生向母校莆田六中三鞠躬致谢告别#高考#感恩》《又一次被感动! 他把90大寿的200万元寿礼捐赠给莆田六中作为奖教基金》《幸福婚车,引领文明新风尚》等一大批更具网感的“爆款产品”。引得广大市民和网友大量转发、点赞,全平台浏览量超10万,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举办“聚榜样之力 扬道德之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巡回宣讲 涵江区委文明办 供图
让“小人物”登上“大舞台”,打造“涵江好人”品牌。广泛借助媒体、阵地、文艺、实践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好人”先进事迹,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好人宣传体系。创新开设“涵江好人”宣传专题促“学”;依托“道德讲堂”活动载体促“讲”;布设“事迹馆”“好人榜”遍及城乡促“见”;拍摄好人事迹公益广告、宣传视频促“引”;编排“好人故事汇”百姓舞台促“演”等,通过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汲取身边“榜样的力量”,营造“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浓厚社会氛围。截至目前,涵江区共选树省、市级道德模范6人,“中国好人”38人,“福建好人”79人,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成效。
多元拓展,拓宽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广度
线上积极整合“三微一端”资源,打造集“文明涵江”“涵江时讯”“涵江青年”等28个账号于一体的网络宣传矩阵,并按照网传工作各行业领域全覆盖的目标,汇聚起一支540人的网评员队伍构建“网、微、端、屏”全媒体宣传渠道。同时努力向文明风网站、湄洲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送宣传稿件,2021年以来,累计在省市级媒体刊登稿件3000余篇,多次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网络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遍布城乡 涵江区委文明办 供图
线下统筹运用公共领域宣传载体资源开展传统渠道宣传,坚持“户外+户内”“大屏+小屏”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有效利用全区11块户外电子大屏、68块室内外LED屏、179个广播喇叭、455块走字屏、近1000余处宣传栏以及横幅标语、公益广告等宣传媒介,将精神文明建设理念等宣传内容深植于群众心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向社区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曾雅燕 摄
涵江区还注重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打造以闽中司令部革命纪念园、萝苜田涵江联络站旧址、江春霖故居、夹漈草堂郑樵文化园、李富纪念馆、南洋特色古民居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侨乡文化、民俗文化阵地23处,依托开展各类参观体验、宣传教育活动4000余场次,参与干群约36000余人次,切实通过文明实践文化阵地以点带面,全面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宣传的热情。(涵江区委宣传部 黄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