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幸福学堂不仅能写作业,还能听故事、学文明礼仪,我特别喜欢来!”近日,在光泽县寨里镇桥亭村幸福学堂内,10岁的高玉琴小朋友捧着故事书,眼里满是喜悦。孩子们围坐桌前低声交流村干部讲解的交通安全知识,以备他们回家后更好地向长辈传递文明观念。这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一幕,正是光泽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城乡的生动写照。
幸福学堂里孩子们在听志愿者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李霖昊 摄
近年来,光泽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文明新风浸润城乡。桥亭村作为南平市移风易俗培育点,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扭转了村民长期存在的攀比浪费之风。“以前总觉得过大寿得大摆酒席,现在简单的家庭聚餐,反而更能让家人享受团聚的温馨,也减轻了经济负担。”村民龚金财深有体会地说。
同时,桥亭村建立大学生奖励制度,从最初依靠企业捐助,到如今由村集体出资,激励着村里的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这一制度不仅提升了村庄教育水平,更激发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认同感,让乡村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在寨里镇山头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的“三变”改革成为乡村文明建设新引擎。通过将村规民约与村民分红挂钩,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积极遵守社会规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的双向促进。
寨里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李霖昊 摄
杭川镇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创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明实践活动。“杭川之声” 微信公众号已累计吸引超5万用户关注,成为传播文明理念、促进居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线下志愿服务活动涵盖环保、法律援助、关爱老人等十余个领域,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吸引近万人次参与。
从乡村到城镇,从传统习俗革新到文明实践创新,文明新风正悄然渗透到光泽县每一个角落,绘就出一幅温馨和谐的城乡文明新画卷。(闽北日报记者 何丹烨 通讯员 李霖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