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是城市的名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全民阅读的观念深入人心,当阅读成为每一人的自觉行为,一个城市的气质就会越来越高雅大气,一个城市的格局就会更好地打开。
多年来,三明市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书香三明”品牌建设得到培育巩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氛围日渐浓厚。
芳菲四月,恰逢“4·23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同走进三明,感受这座城市涌动的全民阅读热潮,品味那弥漫在大街小巷的致远书香。
三明市图书馆举办亲子活动
空间广拓让书香触手可及
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主要文化教育服务中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终身教育、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等方面的有利机构和场所,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是其他机构不可代替的重要阵地。
位于东新一路的三明市图书馆,是三明的文化地标,2024年,市图书馆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拓展服务范围,让书香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自从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借书还书方便多啦!”家住列东的陈小菁,周末有时会带着女儿去市少儿图书馆借阅绘本,参加少儿读书活动。“市少儿图书馆离家比较远,去还书不方便,但现在可以直接去家附近的市图书馆还书,这就方便多了。”陈小菁说。
三明市图书馆总分馆目前有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沙县区图书馆、三钢图书馆、陈大镇图书馆、东乾社区图书馆等11个成员馆正常运行,不仅有常规的市级和区级图书馆,还包括各种特色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形成了一个全面而多元化的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024年,三明市图书馆新增了3个馆外流通服务点,包括三明市交通运输综合保障服务中心工会、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文笔校区和富兴校区,目前共设立59个馆外图书流动服务点,涵盖了学校、社区、农村、部队、工业园区、养老院、盲人推拿所等单位,根据各流通点的读者需求,配备涵盖社科、文学、管理、少儿读物等多种类型的图书,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针对儿童福利院三明市角声华恩儿童之家流通点,图书馆每个月定期为该流通点挑选并更新适宜各年龄段的图书,举办送书、非遗展览等阅读活动,确保小读者们能够享受到丰富的阅读资源。儿童之家的李风碧老师每个月都会带着孩子们到馆选书,书籍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光。
为让乡村村民享受阅读便利,市图书馆结合赶圩习俗,将流动图书车开进莘口镇等地。热闹集市上,色彩鲜艳的图书车吸引众人目光。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帮村民办读者证、介绍借阅流程。年逾古稀的李大爷办了证,借了本三明本地历史书籍,感慨道:“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在家门口借书。”工作人员还引导村民关注公众号,了解海量数字资源。
智能化服务极大提升阅读体验。在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大学生林子乐正在工作人员的辅导下使用计算机上机学习。“在这里学习很方便,不用带着重重的电脑了。”林子乐兴奋地说。
此外,三明市图书馆利用手机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省图书馆322TB线上资源,可阅读中外文电子图书361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4.3万种,真正实现24小时不闭馆服务。
视障阅读空间里,按摩师小陈正在使用新配备的智能听书机。“以前只能靠别人读给我听,现在听书机让我们能‘看’更多书了。”小陈的话语中满是欣喜。这个特殊的阅读空间,去年已服务视障读者100余人次,900台智能听书机在全市11个县(市、区)图书馆发挥作用。
数字是最好的见证者,2024年,市图书馆全年新办理读者证1430本,接待读者38.3万人次,纸质书刊借阅量24.5万册次,开展各类读者服务活动473场次,参与读者22万人次,阅读正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活动引领 让阅读蔚然成风
三明市以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为契机,加大全民阅读品牌、示范项目和阅读榜样培育力度。
去年8月22日,以“跨阅山海品读三明”为主题的2024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暨第十八届“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再掀“阅读热浪”。市民们逛书展、听讲座,陶醉在浓浓书香中,不断汲取知识养分,丰富精神世界。
借助沪明对口合作契机,上海书展再次走进三明,这既是沪明宣传文化领域交流的又一次盛宴,也是沪明两地“双向奔赴”的又一重要成果,还是市委、市政府完善三明市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丰富全民阅读内容供给,持续推进 “书香三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常态化的阅读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每个周六,市少儿图书馆一楼绘本馆里总会传出阵阵笑声。3月29日,“公益妈妈”姜薇站在孩子们中间,手中的《宇宙空间站的一天》绘本随着她的讲述轻轻翻动:“小朋友们看,宇航员叔叔正在失重环境下吃午餐呢!”十多个孩子围坐在地垫上,眼睛紧紧盯着绘本里的插图,不时发出“哇”的惊叹声。这是市少儿图书馆举行的常态化亲子活动“宝妈来了”。
说起参与多次的“宝妈来了”活动,姜薇眼里闪着光:“一开始只是想让自己孩子爱上阅读,后来发现越来越多家长需要这样的亲子空间。你看这些孩子,从不敢开口到抢着讲故事,阅读真的能改变他们。” 备课、选绘本、设计手工,她乐在其中:“与其说是我在付出,不如说我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新华书店作为三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休闲购书场所,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积极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2024年新华书店店内店外、线上线下共开展各类阅读营销活动169场,中华魂·新华阅读空间活动、“大手牵小手”家庭教育公益讲堂等活动,为亲子阅读、家庭教育搭建了良好的知识平台。
4月20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列东新华书店举办了“银少对话传薪火 书香润心映三明”主题活动。活动以“银龄传承+青春接力”为主线,搭建起跨代际阅读对话平台,助力“书香三明”建设。现场,经典诗词诵读、退役军人合唱等环节依次展开,书香氛围浓厚。
线上活动同样引人入胜。市图书馆开设的“三明周末云讲坛”栏目2024年共推送45期,总阅读量突破7万人次。退休教师李志明是栏目的忠实粉丝:“上周的超导材料专题让我大开眼界,这种与时俱进的活动应该多办。”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阅读热情,市图书馆举办“你看书 我买单”活动。市民可通过手机在指定的线上服务平台随时随地轻松选书,由图书馆买单,大大满足了读者精准阅读的心理需要。书籍“走出”图书馆的同时,图书馆没有的书也通过这种方式“走进”图书馆,成为在馆书目,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资源。
学生在三明市少儿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读区学习
全民畅享 阅读成为生活常态
4月20日7时30分,大学生陈世亮早早背着包到市少儿图书馆学习:“这里离家近,环境舒服且安静,特别适合当备考自习室。”
而在一旁的报刊阅览区,75岁的退休干部陈华明正戴着老花镜仔细阅读当天的《三明日报》。“每天来看报已经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陈华明说。
陈景润实验小学文笔校区是市图书馆馆外流通服务点之一,校内图书馆准备了童话、科普等少儿读物,孩子们在书海中尽情遨游。五年级的李晗是个十足的“小书虫”,每天盼着来借新书,他说:“这里的书像魔法世界,让我学到好多知识。”
在广袤乡村,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大家在这里借阅书籍、交流心得,描绘乡村的美好未来。
在宁化县曹坊镇上曹村,农家书屋不仅是阅读的场所,更是红色精神传承的平台。古稀老人曹祥增数十年如一日,在这里向来访者讲述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用好文化宣传阵地,让后代知晓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传承好这份红色财富是曹祥增的心愿。
红色基因延续,文明新风吹拂,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的农家书屋已然成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载体。
水际村的文化志愿者结合本地的渔业资源和有机鱼品牌,将非遗拓印技艺与之相融,带着孩子们在鱼身上涂抹颜料墨汁,再拓印到纸上,通过鱼拓形式,将鱼文化传递给孩子们。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三明,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成为城市的文明底色。(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楚玉/文 吴佳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