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福州 > 鼓楼区
坊巷深处 流溢五彩民俗
//wmf.fjsen.com  2025-04-25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中国的坊巷制度由来已久,坊与巷都是城区民众聚居的区域,相当于先秦时的闾里。“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自古以来,福州三坊七巷就是高官显贵和名士大儒的聚集之地。三坊七巷的风华,不仅在于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更在于它是名人荟萃之处、文采风流之所,是福州精英文化的象征,是闽都精神的凝聚地。(4月8日 福州日报)

福州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不仅是建筑的瑰宝,更是文明的渊薮。漫步其间,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古街古巷韵味悠长,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纹理。当我们沉醉于三坊七巷的精英文化时,也不应忽略那流淌在巷陌间的民俗文化,它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的文明底色,是城市记忆的鲜活注脚。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灵魂所在,承载着人民的生活智慧、情感寄托与价值追求。在三坊七巷,民俗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渗透进居民的日常生活。从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到民间技艺的传承发展,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独特的方言俚语,无不展现着福州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三坊七巷的节俗活动,堪称民俗文化的盛宴。其中,以南后街的元宵花灯最为热闹。自唐代福州上元燃灯的传统延续至今,每至元宵,这里便成了灯的海洋。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上元张灯,自十一日起,至晦日止。十三、十四、十五三夜尤盛。”在这些日子里,福州的夜晚亮如白昼,五彩斑斓的花灯挂满街头,将古巷装点得如梦似幻。人们穿梭其中,赏灯、猜谜、吃元宵,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共同感受着节日的喜庆氛围。花灯不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艺术的结晶,它们以精美的造型、丰富的寓意,传承着福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这些节俗活动,看似只是简单的娱乐消遣,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是福州人民传承历史、弘扬传统的重要方式,是维系社区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在花灯的映照下,邻里之间互道祝福,增进了感情;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共同参与,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延续,更是精神内核的传递,它让年轻一代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一些节俗活动逐渐被淡忘。因此,保护和传承三坊七巷的民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新的保护方式,让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技艺数字化保存;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让民俗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三坊七巷的民俗文化,是福州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民俗的春雨,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让文明的薪火,在坊巷间代代相传。(鼓楼区委文明办 刘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