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图片新闻
对先烈最深情的告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剪纸作品纪念华侨抗日女英雄
//wmf.fjsen.com  2025-04-24 苏益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image.png

高少萍在纸上仔细刻画着线条。

image.png

大型剪纸作品《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东南网4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林惠卿 郑鸿斌 文/图)

近日,国家级非遗漳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少萍创作大型剪纸作品《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以此纪念抗日女英雄李林牺牲85周年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在高少萍的剪纸工作室,只见她正手持剪刀,在纸上仔细刻画着作品人物脸上的线条,每一笔都彰显出精湛的刀功。谈及创作缘由,高少萍表示,她和女英雄李林是同乡,两人祖籍同为漳州龙海石码,且都曾居住于解放南路——李林故居位于今解放南20号,高少萍的童年则在解放南50号度过;李林是归侨,高少萍是侨眷,这份特殊的情缘让她在塑造李林形象时更饱含深情。

“李林不仅是流淌着相同血脉的乡亲,更是民族英雄。她的壮烈事迹从我小时候就在街坊间传颂,这份情感驱使我以剪纸艺术让英雄精神永续传承。”高少萍说,这份同乡情、邻里缘与家国情怀交织,成为推动作品诞生的深层动力。

李林,福建漳州人,幼年侨居印尼,14岁归国求学。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任八路军120师独立6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转战晋绥边区。1940年4月26日,在晋绥边区反“扫荡”战中为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身陷重围,她击毙6名日军后,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年仅25岁。2009年她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以李林的故事为原型,高少萍的剪纸作品以“时空对话”为创作理念,巧妙融合历史与现代元素。画面主体定格李林跃马挥枪的飒爽英姿,背景既可见龙海慈济祖宫、中山亭等承载乡愁的地标,又融入象征新时代发展的“和谐号”动车组与前沿科技符号DeepSeek。“这些时代元素的出现,意在让英雄看见今日盛世,是对先烈最深情的告慰。”高少萍坦言。

在技法呈现上,作品突破传统剪纸平面构图,采用多层叠加技法,战马鬃毛以2700余个锯齿纹呈现动态张力,枪械细节通过“阳剪”与“阴刻”交替展现立体感,背景建筑群更以微雕式镂空工艺精琢,整幅作品耗时三个月完成。

据悉,该作品将捐赠给福建省华侨博物馆,作为华侨精神的时代见证。除主创作品外,高少萍团队同步开发系列文创衍生品,包括书签、团扇、灯饰等剪纸伴手礼。这些融合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的产品,将通过华侨博物馆、侨乡文化节等渠道传播,让英雄故事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触达大众。

“该作品既是对华侨抗战史的珍贵记录,也是‘侨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典范。馆方正策划专题展览,通过剪纸艺术、文物史料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展陈,立体呈现华侨群体的家国担当。”福建省华侨博物馆筹备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