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莆田 > 秀屿区
秀屿东庄:多维发力推动移风易俗见实效
//wmf.fjsen.com  2025-04-22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4月21日讯 为进一步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形成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文明新风尚,秀屿区东庄镇通过多维宣传、文化浸润、制度约束和志愿服务等举措,推动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新风。

多维宣传矩阵,筑牢思想根基

东庄镇搭建“宣讲会+屏幅联动”多维宣传矩阵,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综合运用主题宣讲、视频展播、横幅标语、公益广告等多种载体,广泛普及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等新理念。以主题宣讲会为抓手,现场解读殡葬改革政策,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理性的丧葬观念。截至目前,累计举办主题讲座20场,直接受众超1000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知晓率与认同感。通过村部电子屏、悬挂主题横幅、张贴公益广告等方式,构建全方位视觉传播网络。同时,依托镇村广播、电子屏等,循环展播《文明殡葬》公益视频,将现代殡葬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截至目前,累计播放视频100余次,悬挂横幅50余条,设置公益广告33处,营造出“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浓厚宣传氛围,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浸润乡风,引领文明风尚

东庄镇深挖文化资源,以“活动育人+文化润心”为目标,推动文明殡葬理念融入群众生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村活动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创新开展“文化下乡+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秀屿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在靖恭妈祖书院启动,通过文艺表演、赞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移风易俗从“单项宣传”升级为“文化体验”,将移风易俗的理念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让文明乡风在文化浸润中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针对青年群体,东庄镇打造“图书馆+思享会”新型模式,举办“相约图书馆·共话新风尚”青年交流会,通过青年代表发言、分组交流讨论等形式邀请青年共同探讨殡葬领域移风易俗的时代意义,形成“文化活动带动观念革新”的良性循环。

制度约束规范,构建长效机制

东庄镇以制度化建设为保障,构建“村规民约+红白理事”双轨治理模式,推动殡葬移风易俗工作长效化、规范化。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镇24个村居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升级,将丧事简办有关内容纳入其中并制作上墙,组织村民开展村规民约学习,切实提高村民的规范意识。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村民做表率,为村规民约顺利推行提供强大动力,形成“一约四会”基层自治体系,实现制度约束与村民自治有机融合。建立“红白理事会”机制,由村两委成员、乡贤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理事会,依据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监督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在村里的影响力,针对有想法大操大办的事主家中进性简办劝导、宣传相关殡葬政策,确保文明殡葬理念落到实处。

志愿赋能添力,服务保障民生

东庄镇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以“志愿赋能+服务创新”为支撑,为文明殡葬提供全方位保障。通过“摆摊设点+入户宣传”双轮驱动,将殡葬移风易俗理念精准传递到千家万户。在人流密集区域设立“文明殡葬宣传服务点”,通过发放《文明殡葬倡议书》、讲解殡葬法规政策、结合身边案例剖析等,向过往群众宣传文明殡葬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殡葬改革工作的具体内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切实发挥“铁脚板”作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居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面对面交流,详细讲解移风易俗的具体内容和政策要求,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殡葬新风尚。东庄镇通过“面对面”宣传与“心贴心”交流,让文明殡葬理念从“纸面”走向“心间”,截至目前,东庄镇共发放倡议书3000余份,覆盖群众5000余人。

东庄镇通过“多维宣传+文化浸润+制度约束+志愿服务”的综合治理模式,让文明殡葬新风尚蔚然成风。下一步,东庄镇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秀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