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4月21日讯 近年来,宁化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阵地融合、文化融入、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等系列举措,将文明实践融入城乡旅游产业,积极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宁化县在客家祖地风景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阵地延伸打造融合实践综合体
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要求,宁化县系统梳理县域内文化、生态等优势资源,将文明实践深度融入县域文旅发展格局,文明实践点延伸至客家祖地、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景区景点,整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业特征和自然风光,以资源共享理念打造4条文明实践精品路线,推动形成农文旅融合实践综合体。推出“文明实践+旅游服务”模式,将旅游体验、文化推广、便民服务“三合一”,让游客在观赏山水美景的过程中了解当地优秀文化,享受优质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
游客在宁化县纸都治平馆玉扣纸文化展馆体验玉扣纸造纸技艺
双线驱动破题乡村振兴新叙事
宁化县将革命历史、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相融合,打造集教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实践基地,实现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双线驱动,互惠共赢。安乐镇乐野小镇实践点借助多肉产业优势,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模式,助力村民、村财、企业三增收;湖村镇培育特色民宿、农事体验、研学采风等新兴旅游业态,辐射带动13个村(居)文旅融合发展;治平畲族乡打造“畲族原乡”“玉扣纸乡”“山之巅水之源”等特色旅游品牌,为畲乡振兴铺就“致富路”。同时,以石壁客家祭祖习俗、木活字印刷术、玉扣纸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串联起客家祖地、中国印刷博物馆宁化分馆、纸都治平馆等非遗文化传承打卡线路,通过非遗技艺全流程展示、面对面科普、现场操作等方式一站式“零距离”体验非遗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宁化县曹坊镇敬湖公祠举办全国“四季村晚”夏季示范展示活动。黄尉峰 摄
特色活动构建多元文化新场景
深挖传统民俗打造节庆IP,深化龙头村“二月二”、夏坊村“古游傩”、陈塘村“闹春田”等特色民俗活动,结合提线木偶戏、延祥花灯制作、木活字印刷等非遗课程,形成“非遗贺新春”品牌矩阵,春节期间“品客家美食、赏客家非遗、享客家年味、过客家风情年”12场主题节庆活动吸引游客22万余人次。搭建惠民服务平台,依托“赶圩”习俗开展文明实践大集,提供理论宣讲、义诊义剪等10余项服务;深化济村乡“村晚”、安乐镇多肉直播助农等文化新场景,实现“家门口赏好戏、直播间促增收”。深化红色文旅融合,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创新“红色+培训”“红色+旅游”“红色+研学”模式,年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曹坊镇通过文物保护与活动承办相结合,成功举办全国“四季村晚”等大型活动,构建起红色教育、农旅体验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涵养乡风。宁化县通过文明实践与农文旅“搭伴”,不断丰富农文旅发展内涵和形式,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宁化县委宣传部 李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