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并部署了五方面23项重点任务。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那么,何为信用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以信用为核心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在这一体系中,信用不仅是道德准则,更是一种可量化、可流通的经济资源。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漳州市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通过不断拓展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范围,依法推进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为信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信用筑基 实现数据共享
信用数据共享是发展信用经济的基础。为此,漳州通过改造升级漳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漳州信易贷平台),建成“一网五角色”平台架构(五角色,即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信用机构、运营机构五种角色),打造信用融资全生态圈。
据漳州市金信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张丽敏介绍,作为该平台的建设运营方,该公司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推进平台建设。目前,该平台已归集生态环境、行政强制、科技研发等领域信用信息,入驻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提供银行业务、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服务,助推信用数据互通共享。
个人或企业信用报告是信用数据共享的重要成果。在当今社会,信用报告是每一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身份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用报告查询需求,漳州市持续优化征信服务体系。
据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征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的212台智慧柜员机已开通了征信查询功能。2024年累计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查询12665次、企业征信报告查询3331次。同时,全市还布设有53个征信自助查询网点,配备55台自助查询机。其中,有20台自助查询机已完成升级改造,支持港澳台证件识别和企业自助查询,真正实现了“就近查、自助查、实时查”的便民目标。2024年,漳州辖内个人自助征信报告查询量突破26.1万次。
在漳州,一张覆盖城乡的“信用服务网”正越织越密。除了线下网点,市民还可通过征信中心官网、云闪付App及15家银行手机App等渠道线上查询。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还通过漳州通App创新推出“征信网点查询”和“征信查询向导”服务,让市民轻松找到离自己最近的查询点。
信用赋能 破解融资难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信用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近年来,漳州抢抓机遇,通过创新信用服务模式、拓展信用应用场景,让信用数据化身为变现工具,成为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为辖区内企业提供七大类动产担保登记服务、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及查询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担保交易透明度和融资效率,有效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3月末,漳州辖内各机构累计在登记系统中办理各类登记1.55万笔;登记系统累计为各类社会主体提供查询服务2.96万次。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积极推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辖区的落地应用。该平台自2024年10月上线以来,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档案,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贷和信用贷。截至2024年末,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漳州辖区累计查询254笔,向51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26亿元。
信用修复 重塑企业形象
一时不慎导致信用受损,企业该如何走出困境?漳州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给出了答案。
发改、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联动,针对不同失信问题,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指导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助力企业重塑信用、重焕生机。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累计帮助2642家企业完成9813条信用修复,为市场主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为畅通信用修复渠道,漳州市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用修复服务体系。线上,在“信用中国(福建漳州)”网站开设信用修复专栏,详细列明修复条件、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咨询方式;线下,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信用修复“一件事”专窗,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材料指导、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并安排专人“一对一”辅导企业完善申报材料。一系列举措不仅实现了全流程免费服务,更让信用修复变得便捷高效,切实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市还着力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漳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互通,实现信用修复结果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认共享。如今,企业办理信用修复只需“最多跑一次”,切实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漳州文明网 闽南日报 闫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