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莆田 > 涵江区
以文化人塑乡魂移风易俗谱新篇
//wmf.fjsen.com  2025-04-17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各地在殡葬改革、婚俗整治等领域精准发力,通过找准切入点、创新方法论、构建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移风易俗新路子。这种以“小切口”实现“大变革”的智慧,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结合制度约束与柔性引导,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在传统习俗中存在的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焚烧纸钱等是盘桓已久的痼疾顽症,仅仅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丧葬攀比、天价彩礼等问题入手,制定“一地一策”专项治理方案。例如在殡葬领域建立“红白理事会+乡贤调解员”工作机制,通过群众自治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在婚俗改革中推行“零彩礼”集体婚礼,用时尚元素重构传统仪式。这种靶向施治的策略,既尊重了文化传承,又破除了陈规陋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转化。

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激发群众共识。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开设专栏,积极推送相关活动宣传报道、主题短视频等,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扩大示范效果。各地也可以依托文明实践阵地、爱国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等,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力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月、“敬老月”等主题活动,培育选树一批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同时,要发挥党员干部和公众人物示范带动作用,带头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婚丧喜事一律从简,发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的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形成移风易俗新风尚。

利用文化润心的力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乡村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物力、人力、财力的投入,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可以充分整合利用文明实践所(站)、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阵地资源,延伸建设文化驿站、城市书吧、流动书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挥各类文化阵地作用,让基层文化设施连点成线、接线成网,帮助群众破除封建迷信与攀比之风,革新陈旧习俗,重塑社会价值观,改善乡村精神风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以政策引导破除陈规积弊,以榜样力量引领文明风尚,以文化浸润重塑精神家园。这场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不仅是传统习俗的现代转型,更是文明乡风的时代进步,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在新时代中书写更多中国故事。(涵江区委文明办 张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