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三明
三明尤溪:朱子社仓 爱心一道传承
//wmf.fjsen.com  2025-04-15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志愿者为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爱心礼包。王琨 摄

涓涓细流聚成河

在一个名为“朱子社仓”的微信群里,每天都上演着温暖的一幕。1元、5元、10元……一个个写着“日行一善”的红包接连刷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额捐款,就是朱子社仓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

“微信群首批成员仅35名,几年来,群成员已增加至324名,涓涓细流汇成了大爱。”项目发起人之一、尤溪县社科联主席吴金玉介绍。

新时代朱子社仓的创建,源于2021年12月的一场“朱子大家说”活动。活动中,宋代朱熹创办社仓救济百姓的善举,深深触动了叶开祥、黄清奇、吴金玉等人。他们深受启发,倡议成立“朱子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社仓公益组”,希望借此传承朱子济世智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

这一倡议如同一颗爱心的火种,点燃了沈城各界参与公益的热情。星源基金会爱心大使余晓月主动担任社仓公益组组长,统筹公益活动事宜;“朱子社仓”微信群组建起来,群众积极响应“日捐一元,日行一善”的号召;爱心人士胡永梅每天收集公示善款,并依照慈善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每一笔善款都用于济困助学等公益支出。

2022年4月27日,社仓公益组迎来首次慰问活动。50名志愿者满怀热忱,分成5组,奔赴城关镇各社区,看望30户家庭困难的孤寡老人,给每位老人送上了价值200元的慰问品。

“看到老人脸上露出笑容,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我获得了一份从未有过的愉悦。”志愿者黄清奇说,“我将每日捐的一元钱,视为朱子社仓的一粒米,通过志愿服务,米粒化作了温暖的力量,温暖了老人的心,也温暖了团队成员的心。”

“予爱童行” 助力成长

今年3月26日,位于尤溪县汤川乡的光明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朱子社仓“予爱童行”进校园活动。“我长大想做慈善家,帮助更多人”“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15名孩子在尤溪县家长教育总校执行校长陈利灯的引导下,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公益志向。

活动现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细珠通过趣味活动引导,帮助孩子们正确了解和对待情绪,为心灵成长注入力量。陈扬霖、吴金玉、周爱清等志愿者则耐心地为孩子们解读“微心愿”,送上写有祝福语的爱心礼包,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予爱童行”是朱子社仓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的公益活动之一,主要通过立志励志、心灵成长工作坊、圆梦“微心愿”等活动,为特殊家庭和困境家庭儿童增添希望,增强自我认知,重新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汤川乡赤墓村的苏女士陪同读六年级的女儿和读一年级的儿子参加了此次活动。苏女士的丈夫先天残疾,大儿子正读大专,家中两位老人身体不好,需要长期吃药,一家人主要靠种菜维持生计。活动结束后,苏女士激动地对志愿者们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帮助,让两个孩子变得更加开朗独立,对未来树立了信心。”

“予爱童行”最早于2022年10月在坂面镇启动。此后,志愿者们陆续走进西滨、台溪、汤川、新阳等乡镇。在新阳镇的一次活动结束后,坐在返程车上的志愿者陷入了沉思。“短暂的‘潮汐式’帮扶真的有用吗?”“孩子们能找到实现梦想的路径吗?”……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要形成常态化帮扶模式,让每个孩子的梦想都闪光。

2024年以来,志愿者们摸排出当地困境儿童134名,组建起朱子社仓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团队,分为坂面、西滨、汤川、台溪、新阳、中仙、洋中、溪尾8支队伍,每支队伍长期对口帮扶一个乡镇的孩子。团队积极探索为期两年的“4对1”结对帮扶模式,即2名县级志愿者、1名乡镇(村、社区)志愿者、1名学校志愿者共同对接1名儿童,提升帮扶成效。

有你有我爱心同行

如今,除了春秋季开展“予爱童行”进校园活动,团队还定期举办“予爱童行”进家庭、“凝聚微力量 点亮微心愿”、“爱的路上 有你有我”公益夏令营等活动。其中,“爱的路上 有你有我”公益夏令营已连续开展3年,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成长和交流的平台,还进一步弘扬了朱子文化。

“去年暑假,团队组织开展为期5天4夜的‘爱的路上 有你有我’励志益智公益夏令营活动,共有70多名特殊家庭和困境家庭孩子参加。”公益总队长余晓月说。公益夏令营由志愿者全程陪同,设置多种才艺与技能培养课程,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组织开展敬师礼、朱子文化园参观、《朱子家训》诵读等文化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朱子文化的种子。

来自中仙镇华仙村的李家姐妹,连续3年参加了公益夏令营活动。朱子社仓志愿者的到来,让姐妹俩原本一路荆棘的生活开出了希望之花。

2022年初,吴金玉、叶开祥、胡雪萍等志愿者到中仙镇慰问,得知当时年仅9岁和12岁的李家姐妹情况: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失踪,姐妹俩由68岁的奶奶抚养。

一场爱心之旅就此开启。志愿者们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帮助姐妹俩拿到了民政部门发放的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每人每月1400元的补助,争取省慈善协会、星源基金会等资金补助,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邀请她们参与团队组织的公益活动,实现姐妹俩每人获得一个行李箱的“微心愿”。志愿者胡雪萍是省广播电视传输中心703台(尤溪)党支部书记,她积极发动台里的志愿者,对姐妹俩进行暑期、周末学业辅导,解决她们家中电路老化、用水困难等问题。

去年,姐姐顺利考入尤溪县第五中学,妹妹也在大家的帮助下,进入尤溪县第七中学初中部“扬帆班”就读。听到姐妹俩的好消息,吴金玉欣喜不已:“未来的日子,我们大手牵小手,和她们一起迎接生命的光。”

规范公益 打响品牌

余晓月介绍,3年多来,在尤溪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委社工部等部门单位的支持下,团队从民间组织逐步迈向规范化发展,形成了党委、政府引导,爱心人士广泛参与的协同模式,参与志愿者达680多人。

2023年7月,朱子社仓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正式归属尤溪县慈善总会,开始在中银公益平台上公开募捐爱心善款。募得的善款存入专户,专项用于朱子社仓公益系列活动。为了让爱心更有力量,团队还邀请厦门同心慈善会的专业教师开展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志愿者周爱清说:“项目启动之初,我们主要以物质慰问为主,现在已经转变为物质、精神双重帮扶。这种双重帮扶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我能真切地在受助者的眼中看到他们有了希望的光亮。”

如何让朱子社仓发挥更大作用?此前,尤溪县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福蕾行动计划”,委托春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沈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组织,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等提供心理辅导、学业辅导、生活照料等关爱服务,朱子社仓则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链接资源。“专业社工与朱子社仓志愿者的合作,让帮扶力度更大、成效更加显著。”尤溪县沈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朱子社仓洋中队队长陈丽华说。

2022年初至2024年底,朱子社仓团队累计募捐爱心善款约380万元,开展慰问活动59场,服务孤寡老人、特殊家庭和困境家庭儿童等群体2030人次。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我们会继续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争取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进一步落实‘4对1’结对帮扶,做大做强朱子社仓文化品牌。同时,发挥朱子文化浸润人心的作用,让朱子的民本思想走进群众生活,凝聚起更多社会正能量。”余晓月说。(三明日报尤溪记者站 王 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