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思明区以“校家社医协同,打造心育‘教联体’”为主题,成功举办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教育专家、医疗学者、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代表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为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样态出谋划策。
活动开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室副主任叶思思在致辞中着重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发力,强调了多方合作对于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随后,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带来专题报告。他呼吁全社会破除“唯分数论”,倡导建立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观,以此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徐凯文博士还提到,心理疾病已成为本世纪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并且随着时代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如今精神心理疾病愈发受到关注,这一现状凸显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徐凯文博士、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李韵主任、厦门大学赖丹凤副教授先后发言。他们一致认为,教育并非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人生马拉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闪光点,“各美其美”才是教育的真谛。三位专家分别从青少年拒学现象的心理成因与教育应对、孩子成绩相关问题剖析、家长教养子女方式等不同角度,分享专业见解,为校家社医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活动最后,三位专家与双十中学思明分校杨筱娟校长围绕“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习力”主题展开圆桌对话。他们深入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和医疗机构应如何协作开展心育工作,全方位护航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场交流气氛热烈,碰撞出诸多智慧火花。
本次活动由思明区教育局、思明区委文明办、思明区妇联主办,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思明区青少年宫、思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承办。此次交流活动为思明区乃至更广泛地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对推动校家社医协同育人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有望助力更多青少年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中茁壮成长。(东南网记者 卢超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