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阿姨,辛苦您往前绕两步,上方在砍树枝,为安全起见,楼梯暂时不通行。”近日,在延平区紫云街道中华社区八一路441号6号楼旁,工作人员正在一棵樟树下引导行人绕行,随着最后一截断枝落地,工人们立即对路面断枝进行清运,这条通道很快重新恢复了通行。
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棵樟树长在居民楼旁,不久前被社区网格员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雨季时枝干随时有可能断裂坠落,为确保来往群众安全,社区红色业委会快速响应处置,让这处隐患得到消除。
延平区各街道社区以办好群众“微实事”为抓手,依托“吃茶话事”、解锁群众“微心愿”等载体,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全力打造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口袋公园成了我们晨练新据点”“停车场更多了”……如今,走在延平街头,不少市民为身边的变化点赞。
“以前这里没有栏杆,就是一面被大树拱裂的老围墙,被雨水冲刷得位移开裂了,去年台风天,大家经过时都胆战心惊的,生怕这墙一个没撑住就会倒下。”如今在黄金山社区的黄山岭路段,铸铁栏杆正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通过“吃茶话事”征集意见,37米的围墙被拆除,更换成了牢固的铸铁栏杆,生长在围墙内的百年古樟树也得到了良好保护,原先坑洼的水泥地面用大理石砖重新铺设平整,这段连接4个社区的便道更加安全,惠及过万居民。
“上次吃茶话事时,大家提到的没有路灯照明问题,一周之内就解决了。我们生活的点滴小事都被记挂,生活在这里蛮幸福的。”居民吴新凤欣喜地说。
近年来,延平区各街道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微心愿”、聚焦“微实事”、做好“微更新”,以“绣花”功夫疏通民生堵点,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了一张张“幸福账单”。(闽北日报 李韧筠 陈娟 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延平区紫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