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自2011年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以来,福鼎市积极响应号召,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和省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4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承建4所,福鼎市自建10所),实现全市各乡镇100%全覆盖。近年来,福鼎市持续聚焦“建好、管好、用好”三大目标,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四笔合力”努力探寻一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展路径。
以建章立制为起笔,夯实阵地促提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福鼎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福鼎市形成了“文明办牵头、教育财政部门实施、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联同教育部门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教学督导体系,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与年度主要工作同安排同推进。
全市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成立以校长为主任、副校长负责的组织架构,下设管理办公室,制定出台《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工作职责》《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器材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福鼎市采取“校宫结对”“企宫共建”等创新模式,广泛动员文明校园、爱心企业、乡贤与公益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其中桐北中心小学为嵛山中心小学提供科学实践资源包,公益人士丁真珍珠为嵛山中心小学捐赠空调设备,乡贤朱坤伟先生捐资50万元用于硖门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升级改造,显著改善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教学环境。
以均衡教育为行笔,滋润童心育新苗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围着孩子。福鼎市按照“学生需什么、教师会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原则开设社团项目。
围绕文艺类、体育类、科技类、德育类、实践类等五大类,共开设310个普通活动项目,让农村学子能写一手好字、唱一首好歌、学一种棋艺、会一种乐器。
创新培育120个活动项目,如佳阳民族学校的“畲文化传承”、前岐中心小学的“竹马灯”、沙埕中心小学的“舞狮”、白琳中心小学的“翁江鱼灯”,以及秦屿中心小学的藤牌舞等。
如前岐中心小学依托“福建省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举办多届足球联赛,深耕足球文化;白琳中心小学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举办“享农耕 庆丰收 乐成长”劳动实践活动;点头中心小学弘扬白茶文化,开展“小小白茶讲解员”选拔活动,让农村少年儿童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茁壮成长。
以整合资源为收笔,联动实践筑乐园
福鼎市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共建模式,吸纳非遗能人、优秀文艺工作者等,打好资源组合拳。
以宫内活动为主阵地,以校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党史展览馆、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为辅助,构建起乡村学校少年宫+文明实践、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配合的工作机制。
搭乘文明实践快车,吸纳非遗传承人、优秀文艺工作者等志愿群体参与辅导教师队伍,如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进校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畲歌非遗传承人蓝加梨到硖门中心小学教学畲歌,在一教一唱间复刻原汁原味的“福鼎调”;民间艺人陈光俊进秦屿中心小学担任志愿辅导员,让古藤牌舞“重生”。
嵛山中心小学依托海岛资源优势,吸引清华大学志愿者服务队携手开展“伴学1+1”活动,云端传送日常经济学知识、法学小课堂、环保公益知识等系列线上课程,为孩子们送去知识与陪伴,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以搭建舞台为接笔,提升素养展风采
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已经成为福鼎市一项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从田间地头走到聚光灯下,如柏洋学子在“孝道传承·清风廉韵”2024孝廉文化节暨第十届“敬仰太姥”柏洋孝文化节上,演绎风情秀《崇孝柏洋 凤凰赐福》,在孝文化非遗传承人雷宜杯的带领下,进行孝宣誓,彰显敬老孝亲、爱国爱家的赤诚之心;今年元宵期间沙埕举办“闹元宵”民俗活动,沙埕中心小学学生打铁枝、舞线狮、跑旱船,为全国各地市民朋友表演最地道的“年味儿”,展现了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风貌。
未来,福鼎市将继续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育人工程,努力打通农村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和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宁德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