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漳州
漳州:文明祭扫新风劲吹 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wmf.fjsen.com  2025-04-11 来源:漳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春风送暖,草木萌发。墓园里的白菊静静绽放,网络祭扫平台的留言不断更新,文明追思的新风正悄然取代传统祭扫。近年来,漳州市以移风易俗为抓手,结合清明节传统节日契机,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完善公共服务、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让传统节日焕发现代文明的生机。

长泰区革命烈士陵园、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迎来众多烈士亲属与自发祭扫的市民。

文明新风 绿色低碳祭扫成共识

清明时节的漳州,春意盎然,追思悠悠。

在漳州西陵陵园,市民韩小姐手捧一束素雅的菊花,轻轻放在先人墓前。“以前都是烧纸钱,现在改用鲜花,心意一样真挚,环境更加清爽。”韩小姐说。在漳州,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近年来,漳州市积极倡导“鲜花祭扫”“云上追忆”等祭扫方式,既延续了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又赋予了清明新的时代内涵。

在市区胜利西路的一家鲜花超市内,用于祭扫的花束简约大方。“从三月中旬开始,花店就着手准备祭扫的鲜花,以菊花最受欢迎。”花店工作人员一边整理花束一边介绍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鲜花寄托哀思,既环保又庄重。”

公墓服务 畅通“思念之路”

绿色祭扫的理念也延伸到了“云端”。今年,漳州市殡仪馆继续推出“云祭扫”服务平台,让科技为思念插上翅膀。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为故人敬献虚拟鲜花、点亮电子蜡烛,还可以在留言板上写下那些来不及说出口的心里话。

从漳州市殡仪馆了解到,4月4日、5日,前往市殡仪馆祭扫的市民超4万人次,较往年增多。漳州市殡仪服务中心主任吴志荣告诉记者,虽然人数众多,但群众祭扫平稳、有序。

随着文明祭扫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低碳出行。

为保障清明期间市民祭扫出行需求,4月4日至6日,漳州市在省道219长富山陵园入口处设置免费公交接驳站,配备10辆专线公交车,往返接送市民至陵园,方便市民换乘,此外,还加密常规线路的班次,其中对接长富山陵园的4路公交增加至16辆,对接双凤山陵园的16路公交,加密后运力调整为8辆。据统计,清明节当天共投入35台车辆(其中10部接驳车)参与4路、16路和长富山的接驳运输,共发送150班次。

鲜花祭扫、云端追思、公交出行……优化服务,既是对群众需求的暖心回应,也是对文明祭扫的坚定支持。每一项举措都传递着人文关怀。当便民服务与绿色理念交织,清明祭扫不再是拥堵与烟尘的困扰,而成为一场庄重与温情并存的追思之旅。今年清明,漳州市文明祭扫清风扑面。

中山公园举办“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扫活动,通过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重温革命历史等仪式,缅怀先烈功绩,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传承 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清明期间,漳州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英烈纪念活动,让红色基因在春日追思中永续传承。

2025年“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启动,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线上通过开展云端祭扫,市民游客可在线献花、留言,跨越时空寄托哀思;线下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精神内涵。

截至4月4日,全市各个烈士纪念设施已接待超1000个单位,50000余人次,各界干部群众纷纷走进烈士陵园瞻仰、献花,表达敬仰和追思之情。此外,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乌山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景点也迎来大批市民游客,通过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引导群众在清明时节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基因。

风起清明时,文明正当时。漳州市以文明祭扫为切入点,将移风易俗融入百姓生活,既守护了传统文化内核,又赋予了节日新的时代内涵。这场“破旧立新”的实践,正为乡村振兴和城市文明注入持久活力。(漳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