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泉州
久久为功除旧俗,以恒心韧劲促文明新风常拂
//wmf.fjsen.com  2025-04-10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林杰

农村地区由于生活圈有限,是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小范围内更容易引发攀比行为。在不少地方,攀比心理不断推高农村人情成本。各种红白喜事,只能是一家比一家盛大,宴席的档次也只能高,不能降,超前消费和借钱消费随之产生,甚至到了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程度。(4月7日 人民日报)

在社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旧俗如顽固的荆棘,常常对文明进步构成阻碍。封建迷信色彩浓重的丧葬仪式,铺张奢华、大操大办的婚俗陋习,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与现代文明理念相悖,侵蚀着社会的精神根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与社会风气。

旧俗难以彻底根除,因其深深嵌入传统社会结构,扎根于民众思想。长期以来,部分地区民众把世代传承习俗当作维系家族、社区关系的纽带,即便不合时宜,受传统观念禁锢,改变依旧困难。比如农村地区盛行的高额彩礼,给不少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还易引发家庭矛盾与纠纷。这既因传统婚姻观念过度渲染彩礼象征意义,也反映出部分地区社会舆论对这类旧俗的默认与延续。

破除旧俗需全社会持之以恒。教育宣传是先导,借助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普及现代文明理念,剖析旧俗危害,提升民众认知。学校可设课培养学生认同感,社区开展讲座、文化活动引导居民,媒体宣传新风尚、曝光不良旧俗,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制度保障极为关键。政府要制定政策法规,约束影响社会风气、浪费资源的旧俗行为,像出台婚丧操办规模、彩礼金额的指导意见,明确违规处理办法,借制度刚性推进旧俗变革。基层组织也应积极行动,通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破俗纳入社区治理,引导群众自我管理监督,形成抵制旧俗的良好氛围。

在破除旧俗的实践中,部分地区的经验成效可供借鉴。如有的地方开展 “文明乡风建设”,成立红白理事会,成员由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担任。理事会依据村规民约,统一管理、监督婚丧操办,倡导简约文明的方式。长期努力下,当地婚丧旧俗得到有效遏制,铺张浪费现象大幅减少,文明新风日渐浓厚。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破除旧俗的道路充满艰辛,会面临各种反复与挑战。一些旧俗可能表面上得到抑制,但在特定环境下又会悄然反弹。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破除旧俗工作时,始终保持坚定信念与持久耐心,持续用力,不断巩固成果。

久久为功除旧俗,是一场关乎社会文明进步的持久战。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凭借持之以恒的决心、坚定不移的行动,持续推进教育宣传、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才能彻底铲除旧俗的 “病根”,让文明新风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泉州文明网 汪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