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三明
让爱传递 让幸福延续!三明建宁幸福种子社工中心12年成长路
//wmf.fjsen.com  2025-04-08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恒爱妈妈”社工团队

3月27日,走进建宁县幸福种子社工中心,暖心墙的装饰,满是爱与幸福的定格瞬间。这里心理疏导室、活动室、调解室等一应俱全,暖心墙上展示的成功案例与公益活动,书写着“幸福种子”12年来的发展足迹。

如今,幸福种子社工中心已成为当地关爱家庭幸福公益事业的一道风景线,在“幸福种子”的推动下,更多人关注家庭幸福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这个社工中心。

解困与疏导

每年的4月2日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世界孤独症日。聚焦孤独症患者,让更多人感受到人间的陪伴与温暖,是“幸福种子”的工作目标之一。

“其他人我都不信任,就只相信你们。”邹银花接到一位老人这样的一通电话,这位老人在电话那头急切地说。家中子女和老伴都已离世,老人和小孙女相依为命。

平时生活孤单,内心苦闷,老人遇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幸福种子”。接到电话后,邹银花与“幸福种子”社工一起走进了老人的生活。“其实解决问题不是关键,激发需要帮助家庭的内生动力,让受助者自己努力去改变,才是最重要的。”邹银花说。

“幸福种子”为这对祖孙提供持续的服务:定期上门陪伴,为奶奶提供心理辅导,又帮她找到工作,缓解经济压力;与小孙女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心孩子学习、生活,带孩子游玩,对接课外兴趣班等。通过30余次的陪伴关爱行动,这对祖孙慢慢走出困境,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善作为善,助人自助’,在这里,温暖与希望共存,爱心与陪伴成为最美的风景。”邹银花说。

爱心的传递

王奶奶的故事只是“幸福种子”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每一位社工都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关爱,让那些孤独无助的人们感受到温暖。

“谢谢老师的调解,我们回去一定好好地生活!”刚从离婚调解室走出的一对夫妻握住社工周美兰的手激动地说。

周美兰是一名美术老师,2022年退休后,她考取社工证、情绪疏导师证,一头扎进了“幸福种子”公益行动。用她自己的话说:“当一个人接收到爱以后,也要学会送出爱。”

当时,“幸福种子”在她所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最初,对公益还是有点误解。”周美兰说,“只认为身为老师肯定应当以学生学业为主,公益活动还会占用孩子时间,增加老师的教学负担。”

2020年转变发生了,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周老师受到了“幸福种子”的帮助,社工无微不至的关心与走访,让她倍感温暖。从那时起,她便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慢慢从不理解走向“爱的传播者”。如今,周美兰已是“幸福种子”的“名人”,还是公益项目“恒爱妈妈”的负责人。“让更多的家庭收到我们传递出去的爱,是我最大的愿望,当受助者变成助人者,我们的付出就更有意义了。”周美兰说。

让母爱“放大”

今年3月,在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和建宁县妇联指导和支持下,建宁县幸福种子社工中心链接资源,分别在长富牛奶公益体验馆和武镇岭研学基地金溪小院为困难妈妈们开展“魅力女神节,相伴成长路”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这次活动,又是义诊,又是社工陪我们聊天,还传授好多知识,很开心,感觉有人实实在在惦记着我们,心里暖乎乎的 。”一位母亲分享道。

“母亲是家庭中重要的成员,家庭出现离异、丧偶的母亲更是家庭的顶梁柱。”邹银花说。“恒爱妈妈”项目就是通过直接服务和整合资源的方式为母亲增能赋权,使母亲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及外界的支持,缓解她们身心患病的风险,增强社会支持她们的力量。

“不管哪个节日我都会精心给她准备惊喜和礼物,因为我知道她的‘爱语’是接受礼物,我们现在的感情越来越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我和婆婆的关系能有这么大的改变,我感到不可思议。那天我假装喝醉酒和婆婆撒娇,我说你是不是跟我一点都不亲昵,是不是不喜欢我。那次之后,婆婆跟我亲近许多,待我跟亲生女儿一样。我太开心了,谢谢你们!”

“我很惊喜,太太开始打扮、开始交朋友了,不再天天围着我转,她有了自己的工作、朋友圈……”这些受助对象的暖心留言,就是对“幸福种子”付出的真诚回报。

12年公益路,“让爱传递,让幸福延续。”“幸福种子”创始人卢小群曾经立下的10年公益愿望已然实现,但“幸福种子”的公益之路并没有停止。

自“幸福种子”成立以来,共开展“让爱住我家”“幸福家庭,与爱同行”等公益活动1600余场,共服务10万余人次,荣获福建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福建省女性社会组织“十佳”公益项目等荣誉。(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付哲文 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