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福州 > 鼓楼区
清明时节共缅怀,文明新风拂旧俗
//wmf.fjsen.com  2025-04-03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春雨的润泽下,大地披上了翠绿的新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与此同时,清明节也悄然来临,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深厚情感,也映照出社会习俗的变迁与革新。“清”风徐来,旧俗渐去;“明”眸善睐,新风渐浓。清明节的“清”与“明”,不仅寓意着自然界的清新与明亮,更寓意着社会风气的净化与文明的提升。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要缅怀先人,更要以此为契机,推动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拂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纸”短情长,何必焚之?传统的祭祀习俗,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在环保与安全方面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焚烧纸钱不仅污染了空气,更可能引发火灾,威胁公共安全。而燃放鞭炮,则更是噪音与安全隐患的源头。因此,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祭祀,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花”香四溢,更显敬意。网络祭祀、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正以更加环保、安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与怀念。这些新型祭祀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祭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更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它们如同春风中的花朵,绽放出文明新风的芬芳。

“葬”入自然,和谐共生。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文明殡葬也成了热门话题。让生命与土地、海洋和谐共生,既缓解了“墓地贵”“安葬难”的民生痛点,也为子孙后代留住了绿水青山。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需“众人拾柴”时时努力。政府、媒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都应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生力军。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公众文明祭祀、文明殡葬;媒体应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移风易俗意识;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则应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开展讲座等形式,推动文明新风尚的普及。只有当全社会形成共识,文明新风才能真正蔚然成风。(鼓楼区委文明办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