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平潭
以信为舟 渡文明长河
http://wmf.fjsen.com  2025-03-26 来源:平潭文明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在平潭的海风里,“诚信岚岛行”转眼到了第九个年头。这座海岛上的“信用”二字,正从政策文件中的抽象概念,悄然融入市民生活的细枝末节。

社区广场的“信用积分超市”前,张阿姨用多年积累的诚信积分兑换生态大米,笑容里满是自豪。这样的场景,正是信用建设最生动的注脚——当诚信能兑换成看得见的实惠,抽象的道德准则便有了具象的价值标尺。就像商业街上悬挂的“诚信经营示范店”招牌,无声中构筑起消费信任的防火墙,让“良币驱逐劣币”成为市场常态。

行政服务中心的“信用+审批”绿色通道前,总能看到排队的人群。企业主们发现,良好的信用记录能让材料不全的事项先行办理,这种信任红利正在重塑政商关系。租房市场里,房东开始主动查询租客的信用分,高信用者不仅能免押金,还能优先选房。信用正在成为比抵押物更可靠的“通行证”,让守信者在生活处处都能走“快车道”。

信用建设对人情社会的重塑尤为动人。某餐馆曾因使用回收油被曝光,整条街的生意都受影响。如今他们主动申请透明厨房,张贴信用承诺书,反而赢得了更多回头客。这种转变揭示着:信用惩戒不是目的,而是用制度力量唤醒诚信自觉。当“信用分”成为比广告更响亮的名片,商业伦理便完成了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认同的升华。

周末的信用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志愿者教老人使用信用查询机。屏幕上的数字不仅记录着过往,更预示着未来可能获得的社会资源。这种数字化信用体系,正在编织新型社会信任网络。就像图书馆里的信用借阅服务,让知识共享无需押金;公园里的信用储物柜,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信用建设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的智慧工程。

九年深耕,信用建设已在这方土地上生根发芽。街角的“信用承诺墙”布满签名,每个名字都是文明种子的播种者。当信用比黄金更珍贵,当诚信成为无需提醒的集体记忆,这座海岛正乘着信用之舟,驶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新境。信用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秩序的优化,更是人心的凝聚,这种精神力量的汇聚,终将化作推动社会进步的澎湃动能。(平潭文明网 肖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