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在文明创建的进程中,莆田市城厢区积极探索创新,将关爱青少年成长与社区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如今,家门口的青少年宫成为文明新阵地,不仅为孩子带来多元教育,更凝聚起社区邻里情谊,让文明之光在家门口点亮。在这里,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与社区文明发展同频共振,一幅充满活力与温暖的文明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2月22日,正值周末,地处龙桥街道的城厢区社区青少年宫人来人往,家长带着孩子依次进入各个教室入座。当日开设美术、口才、书法、围棋等7类校外素质教育课。
围绕破解少年儿童放学“无人管”、假期“看护愁”难题,今年1月,城厢团区委主推的社区青少年宫启用,采用团企协作模式,整合校外素质教育机构、实体书店、研学基地等资源,构建“一镇街一少年宫”格局。首批落地运行的3处社区青少年宫分布在霞林街道、龙桥街道、常太镇。
首批落地运行3处社区青少年宫
当日是龙桥街道社区青少年宫成立后,首期校外素质教育课开课,为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社区孩子提供“步行15分钟即达”的课外教育。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青少年宫设有少先队队室、红领巾阅读角、青少年心理辅导站以及各个素质教育课教室。透过书法教室玻璃窗望去,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讲解:“横、折、竖在中间。”讲台下孩子们认真听讲,提笔书写。
口才课堂孩子们认真听讲
“孩子上小学,正是学习硬笔书法的黄金时期,得知社区青少年宫招生,我们就来报名。这里距离我家就10分钟路程,不用搭车,步行就能到达,接送很方便。”家长吴美丽说。
“我们就住在泰安名城小区,社区青少年宫就在小区里,楼上楼下,一碗汤的距离,太便利了。”舞蹈教室外,家长许珊珊看着女儿翩翩起舞,很是开心,一改日常周末“宅”家的情况,家长和孩子都来接受艺术熏陶。邻里之间因孩子共同学艺,经常往来,交流多了,相处更为和谐。
教师为学生提供悉心指导
城厢区社区青少年宫课程负责人林丽凤告诉记者,校外素质教育课程包含人文、科技、艺术、体育、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等多元领域,让“家门口青少年宫”成为少年儿童培养兴趣的沃土。
城厢区团区委书记许羡介绍,聚焦居民对文化教育的热切期盼,社区青少年宫倾力打造普惠优质的校外素质教育课程。今年春季课程,还推出“奖优济困”计划,提供50个公益学位,供驻莆田当地部队军人子女、双警家庭子女、省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困难家庭子女及近三年内城厢区区级及以上共青团、少先队类荣誉表彰获得者或其子女免费就学。此外,城厢区还在全市首创为台胞子女提供社区青少年宫公益学位。
“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作为市高层次人才,龚鹏受益于“奖优济困”的福利,为孩子报了美术课,培养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莆田市委文明办 湄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