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在莆田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深化“清风润莆田”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这一行动的持续推进,莆田市婚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变革,一股清新脱俗之风悄然兴起
“零聘金”婚嫁新风尚 引领文明莆田新气象
“好的模范值得全国人民去学习,愿新人携手共度白头,永浴爱河之中,收获全网满满的祝福……”
春节期间,秀屿区月塘镇砺山村小伙郭永杰和陕西汉中姑娘李秋盈“零聘金”结婚,引发关注,收获网友点赞。
李秋盈的父亲李木成很是不舍,但他支持女儿的决定笑道:“孩子过得幸福,我们就少了牵挂,这比收多少彩礼都重要。况且,身为父母,我们更愿意成为孩子坚强后盾,支撑起他们的小家,而非让他们婚后为经济所困,生活拮据。”
过去月塘镇曾出现“百万新娘”,许多家庭因彩礼陷入借债困境,如今从“百万新娘”到“零聘金”婚嫁转变,砺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志仙期盼这波“零聘金”“低聘金”的“小气候”尽快形成浸润全村的“大气候”。
荔城区作为婚俗改革实验区,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风俗改了,婚俗变了。
去年底,省民政厅发布全省第三批5个婚俗改革实验区的名单,莆田市荔城区入选,这是全市首个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
荔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窗口负责人林俊伟介绍,婚俗改革实验区是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婚姻家庭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荔城区荣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后,随即制定了详尽的实验计划,聚焦于推广简约而适度的婚俗礼仪、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以及持续弘扬优良家风家教等多个维度,致力于孕育新型婚育文化。
集体婚礼传承家风家训,彰显时代新风
年初,一场“新人诵家训莆阳新风尚”荔城区2025年传承家风家训暨集体婚礼在省级传统村落、莆田著名的“进士村”东阳村举行。10对新人诵庭训、行拜堂之礼、交换信物、共饮合卺茶,共乘水上巴士,传统礼仪与时代新风交融,婚事简办不减爱。
这是荔城区列入婚俗改革实验区后举办的首场集体婚礼。现场宣读“为爱减‘负’美‘荔’有你”荔城区婚俗改革倡议书,倡议“量力而行,抵制高价彩礼;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婚礼”。
多渠道宣传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婚礼
在采访中,部分年轻人坦言,家中长辈固守旧有观念,将彩礼金额视为个人尊严的象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价彩礼现象的出现。
对此,荔城区把祠堂、庙堂、教堂等老人们经常活动的场所利用起来,借助俚歌、三句半、莆仙戏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形式,采用贴近生活的语言,积极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听得多了,慢慢也就接受了,潜移默化地接受移风易俗新理念。”
无独有偶,在仙游县度尾镇,当地宣讲队结合“文旦柚之乡”的产业特色,编排了一出《柚为媒》的小戏,向群众演绎古代一个举人和一个花旦,两人不要彩礼、结为连理的故事。
“我们把‘反对高价彩礼’观念融入群众爱看的地方戏曲中。”度尾镇宣传干事余雪芳介绍,众多村庄已将抵制高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之中,而当地政府更是将‘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作为评选‘最美家庭’和‘五星文明户’的重要标准之一。逢年过节送戏下乡时,乡镇干部便邀请获得文明称号的村民上台,颁发荣誉证书,激励村民转变陈规陋习,践行移风易俗。
政策引领,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整治
莆田市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科负责人蔡少辉告诉记者,此前印发的《莆田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整治高额彩礼和高价聘金、豪华婚车、大办婚宴等不良婚俗,倡导婚事新办、婚事简办,消除因婚借贷、因婚返贫现象。随着莆田市深化“清风润莆田”,今年春节元宵期间,各地陆续涌现移风易俗先进典型。
“低聘金”佳话传扬,公益之心共筑文明新风
在秀屿区埭头镇樟林村,魏志坤、郑小娟夫妇的女儿魏彬彬与女婿谢欣宇“低聘金”结婚传为美谈。魏志坤夫妇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已捐资逾70万元援助困难群体。
“高价聘金不代表生活幸福,感情不能用礼金来衡量,现在提倡婚事新办,作为基层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前不久,秀屿区南日镇港南村村干部魏玉妹夫妻和林凤玉夫妻“零聘金”嫁女事迹流传,在海岛上,“以爱为始,以礼为终”的婚姻观念正传递着正能量。
两岸融合发展,共树正确婚姻观
在湄洲岛,越来越多未婚青年在妈祖文化的熏陶下,树立了正确的婚姻观。台湾女子王荞蓁,按照湄洲岛6.8万元的聘金习俗,嫁到湄洲岛,开启新生活,生动诠释“两岸一家亲”,展现两岸融合发展的美好成果。
在莆田这片充满爱与和谐的土地上,文明新风正如一股清新的暖流,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婚俗领域,越来越多的新人开始摒弃旧俗,选择简约而富有意义的婚礼形式,这不仅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爱情观与价值观,更树立了新的风尚标。(莆田市委文明办 湄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