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龙岩市发改委政策法规科干部廖志添和爱人欧月萍孝老敬亲,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除了关心家里和身边的老人,即将退休的他们还热心楼道文明建设、“让孩子有发小”等志愿服务项目,并积极投身无偿献血事业,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广阔……
护理院夫妻俩“每周一歌”
春节前夕的一个周六,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龙岩市同心圆护理院一号楼二层大厅。廖志添和往常一样,和爱人欧月萍来到86岁的母亲陈秀琴身边,先是嘘寒问暖拉家常,接着给老人分享美食,唱起老人熟悉的歌曲《我的祖国》。老人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听,记忆逐渐被唤醒,笑容徐徐绽放、嘴角慢慢咧开。紧接着,边上的郑仁花等几位老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从《东方红》到《北京的金山上》……幸福、快乐蔓延开来。欧月萍也微笑着与长者互动,一首首经典歌曲引发共鸣,现场气氛温馨、愉悦。自从2021年7月,廖志添的母亲因生活不能自理入住护理院以来,夫妻俩每个周末都前往探望,陪着唱歌。
廖志添到敬老院看望母亲
“小时候,父母哼着爱意满满的童谣伴我们入睡,如今父母老去,我的歌声尽管不够动听,但只要饱含真情与孝心,就理应上场。每周到护理院看望老人,和老人们‘每周一歌’早已成为习惯。”廖志添深情地说。
“他们不仅关心自己家的老人,还给其他老人带来温暖和快乐,真是难能可贵!”每周到护理院探望郑仁花老人的陈仁宁、黄笑怡夫妻俩说,有的老人甚至认不出自己的亲人,但听到熟悉的歌声却满脸微笑,回到房间还轻声哼着简单的歌词。除了“每周一歌”,廖志添和欧月萍夫妇每次探望都会多带一些水果、美食,除了耐心地喂给母亲,还和身边的老人分享。“有样学样,我们看望母亲的时候,也开动脑筋多想一些话题,多陪老人一些时间,并且力所能及地关心其他老人。”
线上线下传播敬老好家风
“每当亲友到护理院看望母亲,我都会第一时间在家族微信群里‘播报’,借此提醒大家多关心家里的长辈,推动孝老敬亲家风的传承。”廖志添说,亲人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远在海外,平时相聚的机会不多。为了维系亲情,他建了家族群“西桥之家”,里面有老老少少20多人。从2017年3月开始,他每个星期都会在群里发布“探母周记”,讲述和母亲相处的点滴,播下“孝”的种子,传递“爱”的温暖。
2020年8月,福建老年报以《10多万字“探母周记”传家风》为题,报道廖家的家风家教。当年11月,廖志添和欧月萍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这些年,他的“探母周记”仍然在延续,并且增加了现场感更强的短视频,让正能量不断扩散。
廖志添、欧月萍带女儿、女婿到福州看望叔叔
除了发布“探母周记”,廖志添还摸索出一套“微信敬老”的好办法。作为晚辈,他每天早晨都会主动发一条微信,向在福州养老的叔叔问好,同时关注老人在微信朋友圈和家族群里发的信息,将其视为“平安打卡”,倘若几天没看到信息就打电话询问身体近况。廖志添在广东东莞养老的姑父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分享美好生活。他除了积极点赞和评论,还不时把其中的好照片转发到家族微信群。老人的心情像文章发表后被转载一样高兴,情不自禁地在群里慷慨激昂一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了好一阵子。
“敬老也需要线上与线下结合。”廖志添认为,老人是家族的根脉,晚辈对老人的“播报”、转发不妨多点赞、评论。孙辈茁壮成长、子孙爱岗敬业、热心公益等,是老人们关注的信息,不妨时常发布一些,这也是家庭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楼道里当幸福的引路人
“爱,除了给予家人、亲友,还要进行接力,延伸到全社会。”廖志添这样说,也这样做。2021年6月,龙岩市委文明办牵头设立“廖志添·欧月萍全国文明家庭工作室”。他们“每月一主题”,开展活动累计上百场、受益人群达万余人次,发起和牵头的“让孩子有发小”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廖志添也荣获“福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24年,工作室成为龙岩市“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育点”。
提起“发小”,很多人会想起儿时一起抓蟋蟀、滚铁环的玩伴。而如今,许多孩子困守高楼套房,很少有天天可以玩在一起的小伙伴,邻里之间也少有走动,社区活力不足。如何帮孩子们找到发小,给社区添温度?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廖志添和当过教师的妻子欧月萍在自己居住的新罗区华莲社区恒兴绿景小区进行了探索。
“让孩子有发小”志愿服务项目以社区的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按自愿原则组建活动微信群,由热心家长当群主,开展“童心向党”“家国情怀”“垃圾分类”等主题活动,孩子唱主角,形式多样活泼,并设有礼物或奖品,很受欢迎。孩子们熟悉起来,家庭之间的走动也变多了。
楼道春晚,廖志添和孩子们同台表演
蛇年春节前夕,在廖志添的策划下,小区五号楼B梯楼道业主还自编自演,举办了一场“春晚”。一边是烟火味十足的包饺子,一边是文艺演出,树叶吹奏、脱口秀、歌曲演唱、舞蹈、朗诵等节目轮番上演,农村四合院过春节的“乡愁”气息回归现代化住宅小区,邻里之间变得更亲更近了。
廖志添还是位“献血达人”,已连续无偿献血20多年,拥有捐献全血7400毫升、机采血11.5治疗量的成绩单,获得“2018至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和“2020至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三星级奖”。他多次到当地学校、企业和机关等宣讲,应邀到电台录制节目,用亲身经历呼吁更多人加入爱心队伍,是“龙岩市无偿献血公益形象代言人”和“2021年福建省百行百名热血党员”。
“我们只是普通人,大事做不了,就多关心身边的老人、孩子,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点小事吧!”廖志添与家人相互鼓励着。(龙岩文明网 福建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