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从热闹非凡的年货节,到妙趣横生的元宵灯谜会;从激情四溢的民俗表演,到充满活力的新春运动会……这些活动如同一串串璀璨的明珠,巧妙地串联起泉港新春的欢乐与温馨,让每一位市民群众都真切地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古典韵味。
泉港区第四届“灯耀泉港 瑞蛇呈祥”元宵系列晚会之《泉声畅众乐 港民享同乐》音乐会现场。林弘梫摄
文化下乡
精神“大餐”端上台
“咚咚锵,咚咚锵……”激昂的锣鼓声响起,拉开了芗剧下乡展演的序幕。在山腰街道锦福社区的芗剧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精美的传统戏服,婉转悠扬的曲调带着浓郁的闽南风情,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转,让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这场活动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欢乐,也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第26届“圭峰之春”文艺展演在峰尾镇姑妈宫广场正式拉开帷幕。现场舞蹈、峰尾方言三句半、快板、乐器演奏、杂技等当地群众自编自导、村民自发参与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为渔区群众呈现一场充满欢乐与激情的视听盛宴。
在涂岭镇前欧村,一场充满乡土气息与激情活力的“村BA”篮球赛激情开赛。在简易却热闹非凡的篮球场上,来自涂岭镇各村的参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球员们虽然大多是当地的村民、务工者,但他们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突破、传球、投篮,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对篮球的热爱与拼搏精神。不少村民自发组织助威团,敲锣打鼓,为自己村的队伍呐喊助威。这种全民参与的热烈氛围,充分展现了乡村的凝聚力与活力……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是一场场文化盛宴,更是文化惠民政策的生动实践。“两节”期间,泉港区依托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党建+”邻里中心、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芗剧新年展演等“好戏连台”下乡展演活动21场,真正把戏台搭到群众家门口。
此外,该区还积极鼓励各镇(街道)、村(社区)自办文体活动,组织文艺联欢晚会、足球邀请赛、村BA、“村晚”等活动100多场,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也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关心和重视。
非遗民俗
传统“画笔”绘生活
近日,泉港区锦绣广场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非遗元宵游园汇在这里热闹开场。
活动现场,樟脚板凳龙灯、鸠林廻龙灯、施厝扁担术等极富本地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轮番上演。其灵动的身姿、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群众的目光,带给群众一个“文化味”十足、“新活力”满满的非遗盛宴。
家住附近的郑昌红带着孩子来到现场,她十分感慨地说:“每年春节都盼着这样的活动,看到这些熟悉的表演,感觉年味更浓了。今天我带着孩子来,就是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泉港区深度融合传统年俗与本地非遗文化,精心打造多元文化活动,通过举办第四届“灯耀泉港·瑞蛇呈祥”元宵花灯展,布设400多盏大型灯组与回廊花灯,并配套非遗元宵游园汇,集中展现舞龙舞狮、樟脚板凳龙灯等传统文化风采。
据悉,该区还以“福船”“海盐”“扁担术”等为蓝本,凝聚本土文艺创作之力,匠心编排歌舞剧《寿乡福韵》,并在全区成功展演9场次。此外,策划开展泉港北管、南音等20多场演出,以及涂岭樟脚板凳游龙灯等传统民俗展示活动,全方位营造浓郁的年味。
舞龙队伍在非遗游园汇活动现场。林弘梫摄
文旅服务
特色“音符”谱欢歌
春节期间,泉港超级海丝乐园成为欢乐的海洋。踏入园中,只见各个游乐项目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尽情享受欢乐时光,欢声笑语回荡在乐园的每一个角落。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选择来海丝乐园,感觉真的太棒了!这里的节日氛围特别浓厚,活动也很丰富,既能让孩子体验到游乐项目的乐趣,又能感受到海丝文化的魅力,真是一举两得。”外地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
据了解,泉港超级海丝游乐园于1月18日正式开业,以“亲子体育乐园”为主题,包含无动力乐园、机械乐园、农耕乐园以及淘气堡乐园四个区域,占地约17600平方米,有喷球车、神州飞碟等20多种动力设施设备。
“为了迎接春节客流高峰,乐园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增加安保人员、优化服务设施、丰富餐饮种类等,确保游客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游玩。”海丝乐园负责人蔡珊妮介绍说。
这个春节,泉港用一场场活力四射的文旅活动,让年味更加浓郁,也为新一年的文旅发展奏响了激昂的序曲。春节期间,该区坚持以节引商、以节促游,通过年货节、电商节、商圈让利促销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写春联、普法律、送健康、送政策、送演出等暖心服务,展销地道美食、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家用电器等丰富多彩的年货商品。促消费活动释放新春消费潜力,全面打响泉港新春文体旅融合新IP。
下一步,该区将以“4个1”活动为抓手,通过制作1部城市宣传片,开展10场“游泉港”直播,培育100名“草根网红”、青年儿童、年轻干部讲好家乡故事,组织1000名新老泉港人“赞泉港”等系列活动,全面推广“一桌菜”“一台戏”“泉港半马”等特色文化,全年开展100场“百姓大舞台”,切实把北管、“咸水腔”歌仔戏等本地品牌打出去。(泉州晚报 泉港区委宣传部 陈嘉纬 陈艳棋/文 林弘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