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三明
举旗铸魂奏强音 繁花满树硕果香

——2024年三明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http://wmf.fjsen.com  2025-02-19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在时间的长河里刻印下前行的坐标。

铺开2024年三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画卷,气象万千、生机勃发:

这一年,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一年,一篇篇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报道,为讲好三明故事、传递三明好声音打开了一扇扇窗;

这一年,一次次特色文化品牌的打响,让更多人了解“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客家祖地”“朱子故里”;

这一年,一项项讲文明、树新风的实践活动,让“精神文明”之光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增光添彩……

过去一年,三明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不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奋力谱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时代新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伟大旗帜 筑牢思想根基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三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一年来,全市上下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在理论武装、宣传宣讲、研究阐释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示范引领,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三明讲坛”、学习研讨、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学习,及时跟进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重点内容,带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学习研讨700余场次。

原原本本学、一体贯通学、联系实际学。三明市创建“四学联抓”理论学习机制,扎实开展列席旁听工作,引领全市上下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三明市党委中心组学习工作做法在中宣部《党委中心组学习》刊物推广并在全省理论学习中心组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

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全市组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宣讲和互动交流40余场,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开展“改革风正劲 三明再出发”等主题宣讲活动120余场,把“冒热气”的理论变成“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宣讲创新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宣讲方式更加精准多元,有效触达群众。三明市积极打响“福小宣·明大理”理论宣讲品牌,组织“五讲四美”宣讲团开展示范宣讲20余场,带动新时代宣讲师等各类队伍开展宣讲1500场,选送2名宣讲员参加“新福建10周年主题演讲大赛”分获一等奖、三等奖。上海专家看三明“就是这个理”11期理论系列短视频、“文艺+”宣讲、“擂茶+”宣讲、庭院宣讲、长廊宣讲等备受群众青睐。

理论研究和阐释成果不断产出。建强用好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三明实践基地和实践点作用,举办沪明对口合作重点课题调研座谈会,加强与上海市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围绕16个重大主题开展理论研究阐释,9篇理论文章在《解放日报》专版刊发,7篇理论文章在《福建日报》等刊发,26个社科课题列入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个课题被省研究中心立项。

壮大主流舆论 奏响发展强音

弘扬主旋律,聚力奏强音。新时代新征程,三明市以市融媒体中心成立5周年为契机,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广泛汇聚改革奋进力量,提振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精气神,一篇篇有温度、有力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应运而生。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三明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创建“三级联动、四媒共振、五向同频”重大活动宣传机制,深入开展“三个不要忘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全省第三季度中央驻闽主要媒体调研采访座谈会在三明市举行,举办“四领一促”系列等专题新闻发布会14场,央媒、省媒共推出三明报道6500余篇(次)。其中,《习近平的生态情》等56篇新闻报道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三明实践》《守护好“无价之宝”》《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来自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的观察》《生态领向福建三明绿色富民路更宽》……去年8月15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三明举行,三明市全力争取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主题采访活动、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央视《焦点访谈》来明采访摄制,开展系列报道,推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报道526篇,全方位展示了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媒体融合蹄疾步稳。三明市深化“三融引导项目”,举办“融媒特种兵”云课堂15期,培训记者编辑2600余人次;实施扁平化管理、项目化运作,推动市级及各县(市、区)成立25个融媒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优秀作品展播;召开融媒体中心客户端建设推进会、座谈会,推动市县客户端优化升级。去年,市融媒体中心和将乐、尤溪等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创作的新闻作品分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一批三明市融媒改革经验文章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闻战线》等刊物刊发。

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三明好声音持续远扬。三明市用好福建国际传播三明中心平台,市县融媒体中心全部开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粉丝数超140万,多篇推文被中国驻外使馆点赞转发。与央视总台联合推出以国际友人的独特视角,实地探寻新思想在福建三明的孕育与实践的纪录片《典籍里的新思想》(第二季),获海外阅览量6725.8万次、海外播放量3325.2万次。用好客家祖地、朱子故里、沙县小吃、林博会等平台,持续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其中世界客属情系祖地石壁大典邀请海外华文等外宣媒体采访报道,全网线上直播观看量达700万人次、点赞量200余万次。

发布三明城市标识、亮相城市吉祥物、制定完善相关使用管理办法、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和宣传推广座谈会……三明市持续推进城市品牌“六个一”工程,全方位、全领域推动“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城市品牌提升,让三明城市名片更响亮。去年,三明在全国地级市城市品牌指数赛道上进位提升,跻身第35位,入围“2024年活力之城”案例, “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城市品牌为城市宣传与发展积聚更强大的活力。城市品牌宣传工作更是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关注肯定。

擦亮红色底色 传承优秀文化

三明全域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是毛主席诗赞“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有着说不尽的红色故事、道不完的红色情怀,蕴藏着丰富的育人素材。

红色血脉,赓续传承。三明市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抓好抓实“红色领航”工作,全力保护红色遗存,用好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名片,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三明市高站位部署、高规格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精心策划红军长征出发系列活动,开展纪念《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暨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闽作战90周年活动、红色经典诗文诵读展演、“诗颂长征·红动三明”诗歌作品创作等30项宣传教育活动,与中共一大、四大纪念馆联办云上艺术党课等主题活动。

去年10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集中开园,面向全社会集中开放展示三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邀请9位将帅后人来明重走长征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全段3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09亿元。

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名片,是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举措,更是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关键抓手。三明市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红色故事宣讲团被列为“光荣之城”上海红色文化季精品活动。完成《三明读本》修订,推出“走进中央红军村”短视频及《烽火弦歌》等红色文艺作品,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城市中,沪明“共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被评为工作成效较为突出的领域。

三明不仅是红色热土,也是闽人之源、闽学之源、闽师之源、闽江之源和客家祖地。三明市坚持以文化人,在创造中转化、创新中发展,推动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持续打响“客家祖地”“朱子故里”“万寿岩遗址”等文化品牌。

一年来,三明市加快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承办第三届考亭论坛,90多名海内外专家进行主题分享交流,配套举办亚洲朱子文化交流校地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朱子古琴音乐会、《南溪书院志》首发式、朱子诗词大会等系列活动,扩大“朱子故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验做法在《学习时报》刊发。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迎检验收,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双城记”创新工程,举办第三十届客家文化节、第十二届石壁客家论坛、伊秉绶文化合作交流等活动,持续推进万寿岩遗址保护、大田县“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建设等,三明特色文化进一步得到活化利用。

立足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三明市深化沪明对口文化合作,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先后举办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风从海上来”沪闽两地三明主题创作及摄影展、“沪闽画家画三明”采风写生等文艺交流活动,与澎湃新闻联合开设《重访三明》等系列专题,持续扩大三明文化品牌影响力。

坚持文艺为民惠民,三明市打磨提升本土题材情景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幸福的烟火》,发挥流动舞台车、“半台戏”配送等平台作用,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700余场次,2024年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宁化举办。开展“三明之美”等文艺采风,推出《城关记忆》《沙县之味》等文学作品,推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持续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深耕文明沃土 焕发时代风采

去年9月,福建省纪念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40周年座谈会在三明市召开,全国多位精神文明建设专家学者齐聚三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探索改进创新文明创建新举措。

精神的力量跨越时空,凝聚起砥砺奋进的力量。过去一年,三明市以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召开40周年为契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丰富“满意在三明”品牌内涵,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文明风尚,薪火相传。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要发源地,三明市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市民文明观察团等队伍作用,搭建文明城市创建智慧管理平台,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宣讲、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三明市组建市民文明观察团的做法在中宣部《宣传工作》推广。积极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等活动750余场次,在新起点上推动三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好“宣”字文章,弘扬文明新风。去年,三明市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推出《如画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拍摄专题纪录片《精神的力量》,《福建省三明市四十年如一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在《学习时报》刊发。

移风易俗“小步伐”,引领乡村“大文明”。全市各级文明单位以积极推进移风易俗为重点,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开展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推动三明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弘扬婚育新风、深化移风易俗”做法获评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凡人微光,汇聚成炬。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主题活动,弘扬新风正气,掀起道德典型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热潮。2024年,三明市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郑忠华消防救援站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评选第六届三明市道德模范18人,在全社会高举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集聚真善美的奋进力量。

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键在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党的领导权,创新实行意识形态领域“356”工作法,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战线锚定一流目标、树立一流标准、争创一流业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回望过去,我们步履坚定;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更足。新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三明力量。三明日报全媒体 吴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