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
新学期,“心”适应
http://wmf.fjsen.com  2025-02-18 方格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东南网2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方格)

新学期伊始,家长和孩子们可能正经历着情绪波动、作息紊乱等“开学综合征”的困扰。这一段自然又不可或缺的旅程,不仅标志着孩子们的成长步伐,也考验着每位家长的心智与耐心。诚然,周遭不绝于耳的焦虑、担忧也确实是摆在各位家长面前的现实难题。如何以耐心和理解去化解“开学综合征”,记者采访了几位一线心理教师,为各学段家长提供方法和建议。

幼儿篇:温柔告别,信任成长

开学已经有些时日,不少幼儿园的家长仍表示,孩子仿佛又在重新努力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幼儿需要2~3周时间重塑生活规律和获得安全感。福州市鼓山新区学校副校长(挂职)林宇婷建议,家长可以先放下孩子“学生”的身份,通过“在家”模拟“在园”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过渡期。

放下手机,专心陪伴:每日为孩子留出相对固定的“陪伴时段”,半小时即可,一起拼图、搭积木或者画画。这种高质量陪伴能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当孩子分享“在园”的喜悦或委屈时,停下手中事,认真倾听。要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

多些耐心,少些焦虑:送孩子入园时,不要急着离开,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或在耳边轻语,这样稳定的分离仪式有助于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接孩子时,牵起他的小手,询问幼儿园的趣事。回家后,准备小点心,与孩子共享他的一天经历。

小学篇:习惯筑基,鼓励先行

小学生这一群体似乎是“开学综合征”的重点关照对象。永泰县实验小学心理教师黄山建议各位家长可以尝试主次微调,以构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主,以恢复学习状态为辅,以“主”调动“次”,在构筑习惯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自主调适身心状态。

以身作则,共筑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喻指学习环境。家长通过自主展现良好生活习惯带来的改变,调动孩子躬行实践的积极性。比如,共制作息表,明确时间分配,引导孩子自主感知时间,学会优先级排序,逐步精进时间管理。

他律引导,自律成长:在协助孩子设立目标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结合实际情况分解目标,调动其主体意识。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可以逐步从“指导”转向“辅导”,及时肯定孩子的具体进步,同时也需客观地指出孩子的不足,让孩子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主体验自律与他律带来的改变,增强自主管理意识。

积极分享,循序渐进:小学阶段,孩子的想法可能表现得既新鲜又热烈。如果想要了解其最真实的态度,家长可以先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这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与孩子建立信任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构筑“情感陪伴”,与孩子共同发现、学习、分享、尝试,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学习伙伴。

初中篇:倾听为桥,自主为帆

对于初中阶段的家长来说,落脚点主要还是放在“亲子沟通”桥梁的搭建上。福州鳌峰学校心理教师陈婧怡分别从“基石”“桥身”“桥面”与各位家长分享一些经验与方法。

基石——“调整倾听态度”:当孩子对课程有不同的想法,家长先别急于否定,应耐心询问原因,给予尊重,让孩子感到被重视。

桥身——“倾听关键内容”:当孩子与同伴之间闹矛盾,家长在倾听孩子表述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孩子表达的内容细节,也要留意话语背后的情绪。

桥面——“理解共情回应”:孩子说“不想上学”,家长别急于批评,而是先表达理解,再间接询问原因。需避免讲大道理,可以用温和的目光和身体前倾来营造缓和气氛,缓解孩子的情绪。

高中篇:目标共筑,压力共担

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然步入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时,面对假期与开学的衔接、适应,福清融城中学心理教师黄昕建议各位家长可以抓住“目标共筑”“压力共担”这两个关键词。

共筑目标,重视过程性成长:家长需避免单方面制定严苛的成绩要求,更多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日常沟通的过程中,逐步描摹未来、制定一些成长型目标,关注孩子在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升,并及时给予鼓励。

共担压力,用陪伴代替说教:面对开学后此起彼伏的“学业压力”,孩子不免容易囿于焦虑情绪,家长可以用陪伴传递支持。通过和孩子的坦诚交流、耐心倾听,用“我理解你的感受”代替“你应该怎么做”,传递“我们一起面对”的态度。

预留放松期,给心灵呼吸的空间:在密集的学业计划中,家长可以主动为孩子创造放松时刻:允许周末半天自主支配,或约定每月一次“家庭放空日”。适度地脱离压力环境,让孩子在放松中积蓄能量,重拾自己。

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心灵同频的旅程。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面对新学期的挑战,陪伴孩子将焦虑转化为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