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物流业犹如实体经济的血脉,贯通一二三产业,已成为助生产、促消费、畅循环的现代先导性产业。
今年春节前后,宁德的大黄鱼、漳州的蝴蝶兰、安溪的茶叶、莆田的鲍鱼……天南地北的年货,跟着强大的物流“跑进”了千家万户。这不仅展现出物流业的强劲动能,更折射出假日消费经济新活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这不仅对优化物流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更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数字经济时代,物流已悄然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动力。一方面,物流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直接刺激了消费需求的释放,也催生了产业新业态。比如,“车厘子快线”“奇异果快航”相继开通,国外蔬果上了国民餐桌;“海鲜下乡”“私域营销”等冷链物流兴起。
另一方面,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在制造大市泉州,快递企业集聚,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如“快递+泉州茶叶”等模式成效显著,“快递进厂”项目更是降本增效,有力提升了制造业竞争力。
在福建,从2022年开行厦门首趟中欧班列冷链专列,到2023年开行宁德首趟出口汽车中欧班列,再到2024年开行福建首趟白货专列。这些铁路部门推出的物流新举措,聚焦企业所需,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助力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货畅其流。
物流业对经济发展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着力推动物流增智、降碳、扩绿,提高物流资源效率,还要发力培育物流领域新质生产力。比如,启用新能源运输车辆、新能源船舶。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物流体系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比如,智能仓储系统让商品调配更高效,大数据驱动的配送网络则让末端配送更加精准。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还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正在兴起的低空经济,为物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柜等,赋能当下物流业发展。比如,福建首个“定制化海上生鲜无人机安全速达”应用场景开启后,来自连江现场捕捞的大黄鱼,直接从空中“游入”寻常百姓家。又如,去年“双十一”期间,杭州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投入运营,大大激发百姓的消费热情,还创建了城市配送新模式。
培育物流领域新质生产力,还迫切需要一批既懂物流业务又具备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物流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培养适应物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
眼下,我省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激发物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构建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只有物流业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大大提升物流的效率与服务质量,为福建发展消费经济安上强劲引擎。(李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