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罗模式”
文明风2月13日讯 作为全国第二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新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运营机制、深化资源整合、丰富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开展“大爱龙岩·福见新罗”主题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罗模式”。
夯实基础,筑牢文明实践“硬实力”
新罗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由区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全区构建了以区实践中心为龙头、镇(街)实践所为依托、村(社区)实践站为基础的三级贯通联动体系,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书记”牵头抓、负总责的良好工作格局。
全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理念,推进“中心+所+站+”工作模式,坚持探索“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建成20个镇(街)实践所、356个村(社区)实践站、20个工作站、69个实践点、1个特色点,2个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院士基地——龙岩新时代文明实践谢联辉、谢华安院士基地的基础之上,深化拓展“循迹再奋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结合“聚力红土铸魂 奏响龙岩强音”行动,打造龙岩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色点和培育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文明实践阵地与乡村文化会客厅一体建设。多维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提升资源配置,精选一批基础设施好、队伍建设有特点、活动开展有成效的文明实践阵地,连点成线,扩线成面,探索打造“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综合体,有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健全机制,提升文明实践“凝聚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取“3+1”运行管理模式,“3”分别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建设展览馆,“1”为文明实践云平台。其中孵化基地孵化了项目18个、组织25个、人才33名;展览馆自对外开放以来,有500余个团队,1.2万余人前来参观,入选首批福建省“循迹再奋进”提质培优工程文明实践单位;云平台目前有11614名志愿者、546个志愿服务团队入驻,实施“四单制”模式,推行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激励制度,实现供需双向互动和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同时,以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挂点调研制度,组织全国、省级文明单位与实践所、站、特色点、基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全区文明实践活动增添生机和活力。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由区财政拨款500万元作为建设实践中心主阵地费用,每年分批次对一些基础薄弱实践阵地下发补助经费。成立“大爱龙岩·福见新罗”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筹集善款22.78万元。
拓宽载体,增强文明实践“向心力”
中心原创以“羊角花”为主要元素的Logo和主题曲,设计创造一批体现新罗文明实践丰富内涵的公益广告、文创产品,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谢联辉、谢华安院士基地原创以歌颂院士精神为主题的歌曲《脊梁》,以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活动提质增效。
注重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涌现了全国最美志愿者翁艳丽、“中国好人”卢荣加、省道德模范蔡红莲,省最美志愿者罗凌峰、王庆彬以及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中城街道北门社区、红坊镇紫金山社区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全省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新罗区推荐的“让孩子有发小”等6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优秀奖。2024年4月底,适中镇谢华安院士基地以“弘扬院士精神 聚力打造文明实践新品牌”为题代表龙岩市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循迹再奋进”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11月底,谢华安院士基地代表龙岩市参加省委文明办举行的“文明实践我行动 提质培优再奋进”现场案例交流展示。去年以来,新罗区以“零距离·万人行”文明实践活动总品牌为抓手,组织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佳节”“一月一主题”“学雷锋 文明实践我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第二届龙岩中心城区“迎中秋·庆国庆”文明杯乒乓球邀请赛等2400余场次各类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结合“大爱龙岩·福见新罗”新时代精神文明品牌,围绕九大专项行动,策划百项暖心工程,精选15项重点项目,发放各类补助资金近1.7亿元,惠及群众90余万人次。
下一步,新罗区将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凝聚合力、积蓄能力、提升动力、激发活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提升、活动提效、宣传提质行动,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罗“韵味”,让文明实践“热起来”,群众心田“暖起来”、百姓生活“美起来”。(新罗区委文明办 阙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