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在这一天,人们会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闹社火。这两天,多地举行了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迎元宵,庆团圆。(2月11日央视网)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气满满,筑梦良“宵”,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元宵节的到来格外让人满怀期待,万家团圆、灯月交辉的温馨、热闹场景,尽情渲染着新春佳节的“中国式浪漫”,寄予着人们对春暖花开、追求幸福的美好向往。
春节,是圆梦征途中的亲情驿站;团圆,是奋发拼搏后的精神小憩。璀璨的花灯、皎洁的圆月、团圆的家人……乙巳蛇年,元宵佳节如期而至。元宵节既是万家团圆、共话美好的日子,也是爱国爱家同频、家国情怀共融的时刻,承载着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从大年夜的守岁、祈福、年夜饭,到正月十五闹花灯、吃元宵,春节是一个连接家与国的时间节点,一家人齐齐整整过完一个团圆幸福年,热热闹闹说一说自己的小计划、家庭的小目标,品汤圆、闹元宵的仪式感、喜庆感和幸福感里,寄予着人们对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祈愿。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闹元宵向来是中国人过年的“保留节目”,大街小巷的花灯红红火火、绚丽多彩,烘托出喜庆吉祥的节日氛围。到海边放花灯,逛老街体验非遗,坐着游船吃汤圆,在家门口逛灯会……既在传承特色民俗文化上做足文章,又注重融合国韵、国风、国潮等多种元素,各地守正创新、各显神通,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给市民带来一场热闹纷呈、充满文化味的“元宵盛宴”,腰鼓、秧歌、社火、剪纸等多彩的文化遗存焕发出迷人光彩,为市民游客打开传统佳节提供多元选择,促进了基层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了群众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国民文化自信。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双向奔赴,国家发展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打开更大空间。在与亲朋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时光里,我们更深切地感悟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凝聚亿万人民“想在一起”的团结之心,“干在一起”的团结之力,元宵之夜的团圆幸福,凝聚新一年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一家一户的齐心协力、千家万户的携手奋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启新程、谱新篇,我们一定能够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让幸福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团圆,是为了蓄积力量再出发;向着新春再启程,是为了未来更圆满的团圆。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神州大地漫溢春的气息,人们背起行囊,怀揣亲情牵挂共赴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春天里。蛇行千里、春山可望;春暖花开、未来可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泉州文明网 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