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立足资源优势,做好“渔旅”文章。近年来,祥芝镇大力推进“渔旅融合”共富模式,推动海洋渔业从传统“靠海吃海”向“往岸上走”,往渔旅融合发展方向转变,形成海陆联动共富生产线,为石狮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其中,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的祥芝镇祥渔村首当其冲。
祥渔村全貌 石狮日报 供图
“网红打卡地” 出圈更出彩
阳光、沙滩、海景、落日……近年来,作为中国第一渔村的祥渔村火速出圈,以“小威海”东大垵这片碧海银滩的知名“网红打卡点”为切入点,通过“网红”景点带动强村富民“长红”项目,“渔旅融合”之路结出强村富民的硕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网红渔村——祥渔村的‘出圈’路径主要有党建引领规划、腾出发展空间、量身定制‘妆造’以及深入探索出圈流量密码等。”据悉,祥渔村以党建引领作规划,深入全村每个角落,从坟墓征迁、拆除临时搭盖到民宅实施“平改坡”等方针政策,依托特有的依山而建渔村风貌,全面展现渔港风情,不仅完成国道G228线祥芝东大垵段提升改造,红黄蓝三色实线画出祥芝滨海文旅产业的绚丽色调,更有“小威海”、转角咖啡、灯塔公园等共同构成祥渔村丰富的打卡元素。在此基础上,祥渔村各大网红打卡点不断出圈,成为国内外游人旅客心中的“诗和远方”、频频位列线上平台的泉州旅游景点前三甲等。
东大垵“小威海” 石狮日报 供图
“网红”变“长红” 流量变“留量”
自祥渔村的碧海银滩成为石狮文旅“爆款”后,祥渔村上下一体,村主干带头践行、全村各个角落吹起文明之风。其中,祥渔村党支部书记以实际行动践行移风易俗,带头简化祭拜流程,为后续动迁奠定基础,腾出项目建设用地;祥渔村老年协会出资定期打扫公厕,并增加三处临时公厕;祥芝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多次组织志愿者打扫景点周边环境卫生;转角咖啡经营户主动发视频,号召游客不乱扔垃圾,让这份滨海美景一直美下去;祥渔村委会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安捷祥芝救援大队和义务救援协会常态化开展岸线巡查,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共同营造共治共享新局面……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合力将流量变“留量”。
问海休闲度假 石狮日报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破商业氛围不足的局面,祥渔村引进“橘若文旅”“来去咖啡”“东大垵茶吧”“转角休闲餐厅”等项目,建设斗美湾停车场、运营管理滨海流动集市、盘活闲置民宅等项目,让村民通过经营民宿、摆摊设点、房屋出租等方式,促使渔民“上岸”进而转型为“店老板”,增加收入。家门口的海景火了,让世代以渔为伴的祥芝渔民看到“洗脚上岸”的诸多希望,村民纷纷加入“摆摊大军”,橙汁、鱼干、鱼丸等摆上小摊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除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外,还带动周边海产食品、酒店、餐饮、民宿等发展。
灯塔公园 石狮日报 供图
赓续“蓝色”古韵 唱响“诗和远方”
祥渔村依托风情渔港,以人文古迹、特色自然风貌为着力点,初步形成休闲养生度假区、休闲渔业体验区、渔业文化观光区、海鲜美食品尝区、乡村文化体验线、自然风貌观光线等集中区域,游人旅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更可领略到海洋文化的韵味。
2021年,人民网《泉州记忆:百年百村》栏目就对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进行报道,其中祥渔村的渔港风景、层叠烟墩山以及滨海旅游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盘山公路 石狮日报 供图
渔民文化节 石狮日报 供图
“祥渔村主要设施有祥芝国家中心渔港、灯塔公园、斗美湾环湾步道、盘山公路、烟墩山、东城明代巡检司遗址、东大垵海滩、斗美宫、清净寺等,结合祥渔村的‘乡愁古韵’,每年都引来大量游客。”据悉,祥渔村资源禀赋,以连点成线形成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特色“水乡渔村”。其中,斗美湾海岸带集商贸、美食、民宿于一体,成为休闲渔业旅游新景点;烟墩山经过整治,为祥渔村乃至祥芝镇文旅新景又添一个好去处;获评“全国文明渔港”、坐落于祥渔村的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一年一度的开渔节、渔民文化节不仅是石狮市的一张新名片,更是两岸血脉相连的交流平台;祥芝斗美宫从1988年至今,每年均有台胞组团前来谒祖参香,成为台湾同胞的又一“家的回忆”……千年渔村今胜昔,万里碧波踏浪来。以渔旅深度融合为发展路径,祥渔村绘就一幅渔业转型、渔民增收、渔村兴旺的全域共富新图景,这不仅是祥芝镇祥渔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益探索,更印证了石狮市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中共石狮市委宣传部 李芳怡 石狮日报记者 王文豪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