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厦门
厦门:城乡融合赋新能 鹭岛蝶变绘新景
http://wmf.fjsen.com  2025-01-23 来源:海峡导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一个个文明实践阵地,一场场宣传教育活动,一次次爱心志愿服务,一件件惠民便民实事……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构筑起多元而美好的厦门,让一张张洋溢生机的笑脸尽情绽放。

image.png

翔安区黄厝村吸引众多文创工作室入驻,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活力

过去一年,以“城乡环境面貌共同改善、文明素质共同提高、治理效能共同增强、生活品质共同提升”目标为指引,厦门市委文明办守正创新、提质培优,将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推动实施,在凝聚群众、以文化人、移风易俗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活动、丰富内涵,持续释放文明实践新活力,让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弘扬正气育新风 推动移风易俗见实效

当移风易俗遇上新春游园会,一股文明新风徐徐吹入群众的心坎里。1月11日,伴随着“移风易俗弘扬新风2025年思明新春文明游园会”在思明区航空塔埔天地南街举行,精彩纷呈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在群众间掀起热潮。“打败坏风俗”游戏中,人人化身正义使者,挥舞“棒槌”与陋习大作战;“分类贴福”将垃圾分类知识巧妙融入其中,有效普及垃圾分类小窍门;“投壶纳福”还原传统乐趣,为百姓送去新春祝福……

image.png

思明区举办新春文明游园会,让移风易俗更加深入人心

场景切换到集美区。新年伊始,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就已呈现一派热闹景象,聚力移风易俗,殡葬文明课堂、主题讲座、入户宣传、互动游戏等丰富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引导居民自觉摒弃丧葬陋习,为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注入了全新活力。

这些生动的实践是厦门市倡导文明新风尚的鲜活写照。2024年以来,厦门市委文明办多措并举推动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入脑入心、落实见效,印发相关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部署各区、各有关单位共同行动起来。各村(居)积极实施文明积分兑换措施,更新完善村规民约,整治厚葬薄养、高价彩礼、喜庆奢办等陋习陈规,涵养文明乡风。在岛外四区顺利打造8个创建试点项目,以建设家风家训馆、移风易俗宣传长栏、宣传亭、景观小品等为抓手,广泛铺开殡葬移风易俗的宣传。全市各级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代表也纷纷参与到为文明厦门代言的宣传片拍摄中,为弘扬新风正气出一份力。

此外,依托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024年10月以来,已开展400余场殡葬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和85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发放倡议书10万多份,参与人数达10万多人。

因“村”施策促提升 共绘城乡融合新画卷

作为一座城镇化率超过90%的东部沿海城市,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自然而然地成为厦门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向。2023年开始,厦门市以现代化治理理念推动全市108个城中村改造,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环境卫生、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十个方面的全方位提升。如今,一个个城中村加速焕新,更多村民乐享城市发展的丰硕成果。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厦门市已拆除违建100多万平方米,腾出公共空间近120万平方米,打造“微公园”“微景观”上千处,建设和提升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近千项。针对城中村文明创建主体模糊问题,厦门市积极探索“大物业”管理模式,“搭建专业高效服务管理平台”与“盘活城中村资源资产”双管齐下,在海沧、湖里、集美等地的多个城中村,都由村集体引进市属、区属国企,合资成立服务运营公司,让社区“宜居、宜业、智慧、和谐”有了长效机制保障。

以海沧区入选福建省首批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县(市、区)为契机,厦门市先行先试,在“点”上培育特色品牌,在“面”上进行推广复制,已初步形成城乡精神文明融合“串点连线成片”效应。导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厦门市委文明办将集美区三兴社区、黄庄社区,海沧区新垵村、莲花社区,同安区莲花村、前格村,翔安区沙美社区、黄厝村等8个村(居)确定为市级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项目,加强督促指导,给予资金支持,为绘成城乡融合新画卷铺就鲜明底色。

image.png

翔安区黄厝村旧貌换新颜,艺术气息浓厚

厦门市各区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立足资源禀赋、空间载体、文化习俗、人口结构等制定举措,让广大村民的生活迎来美好改变。翔安区黄厝村将免费“租地”纳入村规民约,以村集体名义统一向村民收储闲置老宅,通过以奖代补,吸引陶艺、砖雕、漆画等30多家文创工作室入驻,把断壁残垣整修成“网红打卡点”,交出乡村文旅产业振兴的亮眼答卷。同安区莲花村聚焦旅游文化资源,引入非遗、民俗、休闲等业态,带动村民转产增收,并以“协商+乡贤”破解乡村发展和治理难题,实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文明实践聚合力 点亮群众幸福之光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厦门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面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课题,让文明实践融入市民生活日常,更成为破题之钥。

过去一年,厦门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聚合多方力量和多种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的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百姓心灵。建设老年大学教学点584个,推评30个市级优质教学点,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率先全省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益法律服务全覆盖,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在“家门口”触手可得;实施“文明实践+”工程,创新推动“爱心厦门”建设资源等融入文明实践体系,将温暖和关怀传递到千家万户。

image.png

海沧区孚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学有所乐

围绕广大市民群众的需求,厦门市委文明办还牵头完善各级文明单位与各村居、实践站结对共建机制,改善公共设施,丰富文化供给,开展“村晚”“村BA”等群众性文娱活动,真正将乡村振兴与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以“嘉庚精神”浸润城区品格的集美区,着力推动辖区高校联建共享、汇聚青春力量,整合10所高校、8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引导青年挺膺担当、勇挑重担。

展望2025年,覆盖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月一主题”活动将以多样形式轮番上演,提升市民文明素养,营造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厦门文明网 海峡导报 记者曾宇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