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南平
遇见瓦当美 一拓千年痕——南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巡礼(十三)
http://wmf.fjsen.com  2025-01-09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郑正华

文明1月9日讯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的瓦当纹饰多样,图案或文字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对于研究当时的地名、宫殿、官署、仓廪、陵墓、祠庙及苑囿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历来备受学术界重视。

一砖一瓦,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一纸一墨,记录了文明的传承。在武夷山兴田镇境内有一座城村汉城遗址,又称古粤城、闽王城。武夷山市兴田中心小学发挥就近优势,带领学生走进闽越王城,弘扬闽越文化,开设“瓦当拓印”特色社团,通过实践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敬意。

识瓦当,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瓦当作为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切感受瓦当文化的魅力,我们将课程设置为瓦当知识课堂、瓦当创造以及瓦当拓印体验三个部分。”武夷山市兴田中心小学校长陈建辉介绍道。

老师带来学生到闽越王城参观学习 南平市委文明办供图

每届“瓦当拓印”兴趣班都有一堂“实地体验课”,由老师带领兴趣班学生前往闽越王博物馆实地学习,通过造型、纹饰、用途、种类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了解秦汉瓦当知识,以激发学生对瓦当拓印的兴趣,感受传统文明的魅力。

制瓦当,体验劳动创造的快乐

走进瓦当课堂,一排排由学生烧制的瓦当风格迥异、匠心独具。为了让孩子们一点点“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引导孩子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创造美,瓦当拓印课程设置了瓦当DIY课程。

学生烧制的瓦当作品 南平市委文明办供图

从“识瓦当”到“制瓦当”,文化传承由手入心。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捏制出各种各样的瓦当作品,再通过烤制成型,制出独特的拓印模板。这是劳动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更是快乐的体验。

拓瓦当,留住文化传承的印记

“拓印技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也称‘传拓’‘捶拓’,拓印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大家一定不能急躁、马虎。”瓦当拓印课上,指导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拓印瓦当 南平市委文明办供图

孩子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将宣纸轻轻覆盖在瓦当上,用软毛刷轻轻敲打,让宣纸与瓦当紧密贴合。然后用拓包蘸取适量的墨汁,均匀地涂抹在宣纸上,让墨汁渗透到纸的纤维中。每一次的敲打、每一次的涂抹,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

拓印一方瓦当,解读一段历史。一张张拓印纸上,变化的是文化符号,不变的是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兴田中心小学非遗瓦当拓印特色班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教育过程,不仅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中共南平市委文明办 夏明敏 黄微 吴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