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一大早,青岛市即墨区龙泉街道柳林村村民孙秀梅就赶往村合作社,喜愿面食工坊里热气腾腾,工人们忙碌地制作面食;喜院民宿中,民宿管家杨俊梅正为客人准备着由合作社生产的火龙果面条和山鸡蛋卤子的早餐。(12月25日 经济日报)
据了解,地处即墨区东北部的龙泉街道,因龙泉河发源于此而得名。柳林村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泉、柳文化和自然风光。2016年柳林村依托这些资源,发展起了文旅产业。通过统一规划,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让“乡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院坝变花园”“厨房变工坊”“农民变房东”,不仅有效将村集体资产激活增值,更为村民提供大量的就近就业岗位。如今柳林村从贫困村到省级森林村居和美丽村居,实现了从好风景到好“钱景”的转变。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村庄陆续引导打造了蔬菜采摘园、民宿、面食工坊等项目,村集体收入增加30余万元。
一花独放难成春。况且,我国正在推进的乡村全面振兴不是针对个别地区的个别农村,而是针对所有地区的所有农村。为让当地古村旅游串点成线,让这些美丽乡村产生群落效应,近年来,柳林村所在的龙泉街道先后投入2.7亿元推进12条道路修建提升、18.3公里河岸整治,在龙泉河、莲茵河和27处塘坝开展大规模“清河行动”,相继打造了柳林、汪汪泊、台子、张家庄、汪南、汪北、前后碾等美丽乡村群落,通过打响“街巷清理”“厕所革命”“污染源搬迁”“清河行动”等战役,使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龙泉街道先后获评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级森林乡镇、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镇街等称号。这无疑为柳林村等古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助于推进当地的乡村全面振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国幅员辽阔,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一大批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发展乡村民宿、提供乡村美食、销售乡村土特产品,在乡村旅游企业就业,获得了一份稳定收入,在离土不离乡的前提下,获得了发展机会。而这些返乡农民的回归,也让乡村重新焕发了生机。比如,走进浙江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里开设着制香店、绣房、咖啡馆……现代与古典的结合为古韵老村增添魅力。特别是匠人与古村的跨界组合,不仅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房租收入,还带动百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格局决定结局。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广大乡村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积累了多元文化资源。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充满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这些既是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愁,又构成了各地独有的乡村传统文化。同时,乡村振兴的“全覆盖”主要是指振兴举措对农民生活效果的影响,即振兴效果能够惠及区域内所有农村居民。因此,期待有更多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尤其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尊重农村的发展实际和市场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实施振兴政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独特旅游品牌,培养更多优秀的从业人员,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古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也让传统村落这一宝贵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活力。(泉州文明网 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