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12月26日讯 向上向善的文化生活,触动心灵的学习体验,亲如一家的邻里之情,焕然一新的街区环境,细水长流的关心关爱……
近年来,邵武市水北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移风易俗为抓手,采取村规民约、宣传引导、积分带动、示范引领等多种方式,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工作内容,持续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走心。
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
要改变乡村风貌,必须从源头抓起。水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环境卫生等内容纳入各村的村规民约。鼓励大家通过红黑榜评比的方式,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村民们纷纷表示,村规民约不仅约束了不良习惯,还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持续向好,让乡村更加和谐美丽。
文化墙发挥村规民约“宣传引领”作用
“村规民约里这些内容都挺好的,可以约束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自从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后,我们村好多人看到乱扔垃圾等行为都会及时制止。”在水北镇各村的村规民约宣传活动及各类会议中,大家都表现出很强烈的认同感。
积分超市兑换激发活力
同时,水北镇将“积分超市”作为落实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将积分与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工作相结合。村民通过自主劳动、参与志愿服务等赚取积分,兑换日常用品,极大地激发了参与热情。积分超市不仅成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新舞台”,也成为移风易俗浸润民心的“催化剂”。
多彩活动“办”出精神气
“在村门口就能看到戏曲演出。”“出门走两步路就能到农家书屋看看书、下下棋。”“每逢节日,大家都自发组织起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高了。”……水北镇日新月异的实质性变化,让村民们无不感慨地说道。
水北镇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等活动引领文明实践新风尚,结合重大节日节点在辖区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乡村中传播新思想、培育新风尚。
水北镇沙雕艺术节开展
龙斗沙雕艺术园,硕果累累的秋收季,南瓜艺术节火热出圈,荣登抖音南平市景点热销榜第二名。秋收体验活动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前来游玩、打卡,小朋友们以身着秋收主题服饰,在农田里采收水稻,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粒粒皆辛苦”。趣味南瓜艺术节上,小朋友们以南瓜为原材料进行主题装饰,创意绘画,各种各样的南瓜作品纷纷登场,仿佛置身南瓜的王国。
孩子们在水北镇一都一道园农田里进行“粒粒皆辛苦”农耕秋收体验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水北镇常态化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沙雕节、萝卜节、秋收体验游、村BA、村晚、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展现出群众由“台下看”到“台上唱”的和谐转变。
示范引领“领”出新风尚
在水北镇,有这样一群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基层一线,他们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就会充实到“红袖标”“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我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对本村情况最熟悉不过了,为游客提供服务,保障大家的安全我责无旁贷”,正在龙斗萝卜乐园服务群众的志愿者梁伯安认真地说。
和梁伯安一样,水北镇的危爱云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时间里几乎都穿梭在每户需要帮助的老人家中,忙里忙外,时而去为老人理发,时而组织镇里志愿者为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时而化身为“爱心妈妈”,充当着知识的传递者及孩子们情感的庇护港。 “我想大家一起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想让老人享受到‘家门口’理发的待遇,想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温暖与快乐的童年,这些在我看来特别有意义。”危爱云说。
志愿服务惠群众“零距离”
梁伯安、危爱云只是水北镇众多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水北镇辖区共有130余名志愿者,他们组成七支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队,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点,积极组织开展“为老、为小、为残、为困、为弱”等特殊困难群众关心关爱服务活动,以一抹“志愿红”照亮了与群众之间的“暖心路”,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他们又化作宣讲者,面对面与辖区村民共话家常,共谈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等先进事迹,让移风易俗成为人人都可参与、人人都可践行的一项新风尚。
一缕文明风,满乡皆新景。如今,水北镇的移风易俗工作已全面铺开,文明新风的“种子”在乡村大地上生根发芽、全面开花。(邵武市委文明办 陈思隽 朱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