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泉州
泉州:多彩非遗点亮课堂 传统文化扎根童心
http://wmf.fjsen.com  2024-12-1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杰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得到广泛实施和推广。近日,泉州市多所学校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丰富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民间艺术的距离,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演体验非遗点燃学生热情

在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闽南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日前精彩上演,泉州鲤城火鼎公婆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润珠和她的先生陈建纯带着学校火鼎公婆、拍胸舞社团的成员们闪亮登场。小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动作娴熟,表情生动,将火鼎公婆的诙谐风趣与拍胸舞的豪迈奔放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表演结束后,吴润珠还为师生们讲解了火鼎公婆的历史渊源及表演技巧,让师生们对这一古老民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学生们正在排练闽南语版本的《天蓬智请孙大圣》

南安市高甲戏剧团的演员们来到南安市第三小学,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戏曲盛宴。演员们精美的扮相和独特的唱腔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观看完精彩的片段后,演员们还为同学们示范了基础的手势、站姿和走姿,并邀请同学们上台体验、学习表演。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高甲戏的魅力,也真切感受到戏曲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阳光小学,惠安县掌中木偶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在台上,木偶戏《狼来了》《大名府》《醉酒打虎》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精湛的操控技巧,让木偶的每一个动作都栩栩如生,台下的同学们随着剧情时而紧张、时而欢呼,沉浸在木偶戏的奇妙世界里。

学生用木片、胶水制作福船模型(受访者供图)

最近,南安市柳城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泉州锡雕技艺体验活动,邀请泉州工艺美术大师王晓鹏为孩子们讲解泉州锡雕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对锡雕有了初步了解。孩子们围绕在传承人身旁,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锡雕作品,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非遗技艺的认识。

扎根非遗教学探索学科融合

不仅有“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泉州市一些学校还将非遗技艺引入课堂,通过系统教学让学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

提线木偶、金苍绣、珠绣、刻纸、南音、梨园戏、花灯……走进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同学们正在学校设置的非遗工作坊中专注练习和体验各种非遗技艺。据了解,该校每周三下午以及每天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都会组织学生体验和学习各种非遗技艺课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深入学习探索一门技艺。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体验金苍绣

在提线木偶馆,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外聘老师戴勋指导学生排练剧目《天蓬智请孙大圣》,学生们操控着木偶,并用闽南语进行剧情中的对话,据戴勋介绍,这部剧的普通话版曾在第五届福建省中小学(少儿)戏剧展演中荣获一等奖,目前正在排练闽南语版本。

在金苍绣工作坊,学生们在泉州珠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克忍的指导下专注于手中的一针一线。滴水兽、钟楼、东西塔等图案在一针一线间逐渐成形,显现出精美的颜色和形态。“我校充分利用古城的资源优势,探索闽南非遗活态传承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学生们在这样的浸润中既能感受到闽南传统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在心中埋下艺术的种子。”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副校长吴婷婷表示。

孩子们从竹骨架扎制、糊裱到彩绘装饰,体验泉州花灯的技艺。(受访者供图)

泉州市丰泽区第四中心小学则将非遗技艺教学融入美术课程。花灯、福船模型、蟳埔女服饰等纷纷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记者了解到,在该校的美术课堂上,学校会邀请民间艺人、花灯传承人进校,从竹骨架扎制、糊裱到彩绘装饰,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福船教学中,老师结合历史资料与模型,为学生讲解结构原理,指导他们用木片、胶水等材料制作模型;在学习了解蟳埔女服饰时,则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服饰特色,安排手工课让学生制作配饰,了解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将非遗技艺的教学融入美术课程,不仅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本土传统文化,还能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非遗技艺在新一代孩子中延续传承。”该校美术老师肖慧明说。(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林雪娟 文/图(除署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