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将雕刻好的版面固定,用刷子蘸墨均匀刷在雕版上,接着将白纸覆于版上,再拿干净刷子轻轻拍打整个纸面,使印版上的图文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哇,原来古人就是这样刻印书籍的,太有智慧了。”在建阳一中图书馆的建本主题馆里,学生们雀跃起来。这是建阳一中《建本的传承与开发》校本课程上的一幕,该校把“建阳建本雕版印刷”引入课堂,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建本雕刻和印刷知识 建阳区教育局供图
建阳是朱子宋慈故里,建本建盏之乡。据统计,建阳区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43所,共3275名教师和52992名学生。
厚植文化自信之根,传承中华文明之魂。近年来,建阳区教育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充分发挥“朱子文化、建本文化、建盏文化、宋慈文化”四大文化名片的独特魅力,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2016年,建阳区正式启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2020年,建阳区教育局成立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指导组,指导学校分批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创建;明确从朱子文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宋慈文化、建本文化、建盏文化、建茶文化等)、传统经典诵读教育、优秀传统美德教育等五个方面扩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2022年,区教育局机关党委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建工作要点、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中,列入建阳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各校党组织大兴调查研究的调研项目。2023年,区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朱子文化进校园、培养“四个自信”时代新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乡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方案》,重点从四个结合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召开建阳区朱子文化进校园工作推进会,实现朱子文化进校园工作全覆盖……
“近年来,建阳区教育系统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形成常态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重点紧扣‘四个结合’(与党建业务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协同教育相结合)、‘四个抓手’(以读本配置为抓手、以师资培养为抓手、以考试评价为抓手、以主题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在突出朱子、宋慈、建本、建盏文化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建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翁少敏表示。
图为建阳区水吉中学学生在观摩学习建盏制作技艺建阳区教育局供图
近年来,建阳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区实验小学等4所南平市朱子文化进校园试点校、建阳一中等12所建阳区乡土文化进校园试点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培育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校园。2019年以来,建阳水吉中学的《建窑建盏工艺(制作和研发)》、水吉中心小学的《建盏陶艺特色》、漳墩中心小学的《种管采制泡 汗沥茶韵飘》、建阳一中的《挖掘建本非遗文化 构建特色劳动校本课程》、麻沙中心小学的《百草园特色劳动教育基地》等5个案例,入选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建阳区实验小学《颂研朱子经典不辍 景贤养正守望传统》、曼山小学《阳光体育,快乐足球》、西门小学《“传承传统文化,深化养成教育”围棋特色德育工作案例》、建师附小的《五育并举促发展,朱子文化润心田》等4个案例,入选福建省“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2021-2023年,征集汇编建阳区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典型案例46篇,全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形成“一校一特色”的良好态势。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这是油滴盏,这是兔毫盏,这是鹧鸪斑……”在实地参观“水吉中学建盏校本课程实践基地”——“许家有盏”和“传古堂”时,七年级二班学生们把从龙窑边“捡”来的建盏碎片按照花纹分类归置、鉴别。2019年以来,建阳水吉中学将建盏设置为学校特色课程,在初中组建3个建盏特色班,聘请建盏制作大师到校授课,课程包括建盏理论知识、瓷器鉴赏课、手工操作课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建阳区实验小学一年级3班的语文课堂上,琅琅读书声如清泉流淌。根据课程安排,该校各年级教师安排每周一课时,遴选朱子传统文化经典,阐释朱子文化精神内涵,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经典熏陶;
……
课堂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校园、入课堂,建阳区教育局强化规划指导,引导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开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以德润身,以文化人。近年来,创编一批乡土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如水吉中学的《大器有形》(2019年荣获福建省校本精品课程奖)、水吉中心小学的《水吉陶艺》、建阳一中的《建本的传承与开发》、麻沙中心小学的《建本》、崇雒学校的《宋慈》、将口中学的《榆溪约茶》、漳墩民族中学的《畲乡民族体育》、水东幼儿园的《乐心养德》等一系列具有建阳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建阳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
建阳区实验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朱子文化社团展示活动,社团孩子表演音诗画《九曲春日》 建阳区教育局供图
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各中小学校在语文课堂中增加朱子经典诗词赏析、本土文学作品解读;将朱子文化贯穿于品德教育课程中,深入解读朱子理学思想,引导学生传承尊师重道等优秀品德;在美术课上,以建盏造型为灵感进行绘画创作,提升审美能力;在科学课上,讲解建盏烧制的物理化学原理,关联到建本纸张制作的相关知识;在体育课上,开展高脚竞速、蹴球、陀螺、射弩、传统武术等特色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中,立德树人,获得全面发展。
此外,为推进朱子文化等传统文化进课堂,全区着力提升主题教育系列化水平,设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走进朱熹》系列课程(《不寻常的少年》《坎坷为官路》《存天理 灭人欲》《迟来的真相》),征集分年级朱子文化主题教学设计138篇、教学课件28个,发放《朱子文化进校园优秀教案汇编》近700本,进行朱子文化主题课堂教学260余节,提升传统文化教学能力,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地基。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着力涵育时代新人
校园文化浸人心,环境育人润无声。近年来,建阳区各中小学校积极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校园景观:
为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心灵,建阳一中把本土四大文化元素融入到学校基层建设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在图书馆内建设朱子主题馆、宋慈主题馆、建盏主题馆、建本研究室,专门收藏与朱子、建本、建盏、宋慈相关的书籍、画册、实物等资料,方便学生借阅学习,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建阳二中、建阳实验小学、建阳师范附属小学、黄坑中学等学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设置朱子雕像,文化长廊、读书亭等,展示学生创作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作品,如朱子诗词书法、建盏绘画、建本手抄报等,让校园处处弥漫着传统文化的书香气息。麻沙中心小学依托建本之乡资源优势,开设雕版印刷技艺研究室,在学校文化长廊中开辟“建本风采板块”,在学生教室设建本作品展示区,将学生的建本作品悬挂在学校楼前及楼道两侧,让建本作品扮靓校园。建阳崇雒学校以宋慈文化为切入口,打造富有宋慈文化的校园环境,创设“宋慈乡村学校法律体验中心”,这是集少年模拟法庭、宋慈文化展示、禁毒宣传教育、家长普法课堂等为一体的实体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阳二中朱子广场,右边是朱子文化墙,中间是朱熹铜像 建阳区教育局供图
与此同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阳区教育系统依托各校校园文化特色,定期举办多样化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去年,开展区教育系统“千年文脉 活源毓秀”朱子文化演讲诵读大赛,近800名师生参加;全区高中校举行“朱子成年礼”仪式,2100余名学生参加;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举行“朱子敬师礼”活动,5.1万名学生参加;开展南平市朱子文化小小讲解员比赛;还将朱子文化和乡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社团、“嘉禾杯”讲故事演讲比赛、整本书阅读竞赛、课后服务课程等主题活动,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形式多样。
此外,全区还结合城乡学科教学教研片区共同体活动,开展朱子文化和乡土文化校际交流;组织师生和家长,到考亭书院、莒口寒泉精舍、黄坑朱文公纪念馆、崇雒宋慈纪念园、三色书坊、武夷花花世界、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校外教育场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还吸引了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文化生态。
“下一步,建阳区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养,拓展活动形式,促进文化交流,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建阳区教育局德育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闽北日报 蒋雪娇 陈秀凤 陈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