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于乡土大地上深耕精神文明建设,需从文化传承、道德培育、新风塑造多方着力,为乡村振兴筑牢精神根基。
文化为根,筑牢乡村文明底蕴。农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库,从古老的农耕智慧到独特的民俗风情,从传统手工艺到地方戏曲,无一不承载着先辈的记忆与智慧。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保护与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至关重要。修复古老的村落建筑、传承民间技艺、扶持地方戏曲发展,让农村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使其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与文化充电站,在文化滋养中,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得以增强,乡村文明的底蕴得以厚植。
道德为基,凝聚乡村向上力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农村这片广袤土地上,道德力量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乡村广播、文化墙绘、道德讲堂等多形式宣传普及,让正能量在乡间小道流淌;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道德标杆,以榜样力量带动全体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在乡村学校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乡村接班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道德力量。
新风为尚,塑造乡村文明风貌。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役。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受不良风气困扰,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现象加重农民负担,影响乡村文明形象。破除这些陈规陋习,需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倡导文明新风,鼓励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通过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宣传推广文明理念,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使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成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推进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文化传承、道德培育、新风塑造这三个关键方面,多策并举、协同推进,才能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福州文明网 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