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三代人接力 赡养孤老过百岁
http://wmf.fjsen.com  2024-12-02 14:50:48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郑火玉(右)陪杨佩军聊天

102岁的杨佩军,他的故事不是一个讲述长寿的故事,而是一个家庭三代人“厚德载福”的故事。

杨佩军是光泽县崇仁乡共青村山下组人,虽与同村的杨珍细一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却与其同吃同住32年。

早在50年前,杨珍细的母亲就把独自一人生活的杨佩军当成家人,让他在家中搭伙吃饭。

1日,见到杨佩军老人时,他正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杨珍细和妻子则在厨房里忙着准备一家人的午饭。

“杨大爷年轻时是个热心肠,同村人不论是红白喜事,他都会到场帮忙。大家都愿意留他在家吃饭。”66岁的杨珍细回忆说,杨佩军一直未婚,也没有子女。“那时,我的母亲对杨大爷说,‘都是一家人,就在家里吃饭,热闹’。”

1989年,山下组的30多位村民都住在一栋老房子里,每户村民有2间房,条件比较艰苦。

“因为我家人多,两间房不够住,杨大爷就分了一间给我家。”杨珍细说,住在一起的日子,更像是一家人。“我们小辈都很喜欢听杨大爷讲故事。”

1991年,杨珍细的母亲在去世前,将照顾杨佩军的担子交给他,并叮嘱他要像对待自家长辈一样照顾好杨佩军。

1992年,杨珍细在原先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两层砖混结构的新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新房建起来后,我们也把杨大爷接到新房里住。”杨珍细说,“在我的心里,杨大爷和我们就是一家人,就是要住在一起,相互照应。”

生活中,他们视杨佩军如亲人,一日三餐为他做可口的饭菜;空闲的时候,会陪老人在村里散步;天气变化时,会及时为老人增添衣物;只要老人提出的愿望,他们都会尽量满足。

2005年春,杨佩军的左脚肿得厉害,走路都成问题。杨珍细夫妻俩带着老人在村医和乡卫生院就诊了多次,仍不见好转,便用家里的板车把杨大爷拉到县医院治疗。

“杨大爷小时候放牛,脚被牛给踩了。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没有及时医治,现在每到春季就会肿起来。”杨珍细说,那次,他们夫妻俩在病床边照顾了杨佩军大半个月,也正是因为这次全面的治疗和照料,老人的脚慢慢好了起来,一到春季就肿胀的情况明显好转。

作为杨珍细的妻子,郑火玉与杨佩军没有任何关系,为何如此用心照顾老人?她笑着说:“母亲叮嘱我们要照顾好杨大爷,这都是我们小辈应该做的。”

杨珍细夫妻俩不但身体力行赡养杨佩军,还言传身教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对待杨爷爷。

杨珍细的几个孩子经常陪老人聊天,帮助清洗被单和衣服;逢年过节,都会给老人买礼物、包红包;看到老人不舒服,小儿子杨建华再忙,都会抽空开车带着老人去看病。

“这么多年了,父母细心照顾杨爷爷,从来没有一句怨言。现在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做小辈的肯定要接好班,把杨爷爷照顾好。”杨建华说,从记事起,杨佩军老人就与他们一家住在一起,他们几个兄弟早把杨佩军当作“亲爷爷”。

“说实在话,杨珍细一家并没有照顾杨佩军的义务。但是,他们却几十年如一日把老人当作家人来照料,这份邻里互助的真情,让大家敬佩。”崇仁乡党委宣传委员李雄说。

百善孝为先。在杨珍细的家中,孝老爱亲已成为家庭美德,他们与杨佩军之间跨越血缘的“亲情”,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至孝故事,感动着每个人。(闽北日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何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