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我在乡间有亩田”升级进行时……
http://wmf.fjsen.com  2024-11-09 16:26: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在乡间有亩田”升级进行时…… - 福建日报数字报  image.png

“认领一亩田”的推广让许多荒废的山坡地重获新生。本报记者 王毅 摄

image.png

日落下的南湾梯田

image.png

白晓洋(中)和农民在耕作。

image.png

市民参与“认领一亩田”。

image.png

屏南寿山乡白玉村的稻田营地,让游客们在不同的季节与不同的作物为伴。本报记者 王毅 摄

image.png

四坪古村

东南网11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甘叶斌 邱仰左 文/图)

核心提示

秋风飒爽,稻香渐浓,屏南姑娘白晓洋迎来了第五个年头的秋收。“看!这遍地的金黄多喜人!”站在屏城乡南湾村的山头遥望,她笑称,要好好摆上几桌庆功宴,犒劳躬耕不辍的农民朋友。

1小时车程外的熙岭乡四坪村,返乡青年潘国老面对丰收盛景,百感交集。去年,他所创办的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迎来了首次分红;而今年,他所倡导的“一亩田的N次方”理念结出了累累硕果。

回望来时路,两位青年的创业故事几多坎坷。2021年,屏南在全省率先开展“认领一亩田”活动,让投身农业生产的新老农人吃下了“定心丸”。因此,他们敢于开垦更多的荒地,并坚持“生态农业”理念,探寻田地所承载的更大附加值。

如今,“我在屏南有亩田”的经验做法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粮食安全屏南行动”也将迈入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以“社会化、生态化、数字化”为特征的更新阶段。从个体实践走向区域覆盖,从党政引领走向社会参与,屏南在守护粮食安全维度方面做了什么?未来的创新方向何在?日前,记者就此走进这座山城深入采访。

稻田里的步履蹒跚

“如果没有‘认领一亩田’,就不会有南湾村的今天。”艺术家程美信直言。

程美信是最早一批来到屏南的文创专家。他与各路同仁一道,着眼传统村落活化利用这一切入口,将日渐“空心化”的古村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吸引了诸多“新村民”进驻、“老村民”回流。

在他看来,大地是人民的生存土壤和基础保障,因而在进行文创兴村实践的同时,他还尝试拓展“创意农业”,通过开荒种田、生态种植和文创元素融入,吸引市民参与认领良田或购买优质大米。

“在乡村,农田是很难被忽视的一种元素,它能轻易地构建起人们与在地文化的情感联结。”屏南县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梁莉说。

文艺女青年白晓洋心中同样有着一份割舍不下的稻田情结。本名邱桂敏的她,原先在外投资一家文化传媒公司,2016年,在古村复苏的大潮下,她返乡创办一糯千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始试水农业,并以艺名白晓洋推广麦芽糖、黄酒等特产。

由于产品原料需要优质糯米,白晓洋开始把目光投向种植端。可这一寻,她看到了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场景:南湾村的千亩梯田尽皆撂荒,放眼望去哪里有粮食的踪迹,分明只有与人齐高的茅草丛!

炽热情怀驱使下,在回到家乡4年后,白晓洋一口气流转了200多亩田地,开启了垦荒之路。彼时,她打出的口号叫“我在屏南有亩田”,不承想这句话会在此后风靡八闽大地。

人口外流严重、山区种植效益低、亲友反对——关于种田的困难,白晓洋早有了心理预设。但步入实操环节,她还是体会到了何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尽管出生在农民家庭,但白晓洋先前却几乎没有碰过农活。她坚持所谓自然农法,希望农民不喷农药、不撒化肥,但用的却是过时的传统稻种,头年亩产仅100公斤……

“山垄田开荒和种植的人工成本本就偏高,又因为我缺乏经验,导致亩产较低、市场难找,这一年亏了许多钱。”白晓洋说。

在远端的四坪村,潘国老经历过同样的困苦。2020年,各路乡贤为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首期募集了33万元,而到次年年底,这笔钱花光了不说,合作社还净亏10多万元,有三分之二的社员选择出走。

“当年面临最棘手的问题是,由于农村长期处于‘空心化’状态,包括水利、仓储、加工、物流在内的系统需要重构。”潘国老举例说,原先村里甚至没有碾米机,从田里割下的稻谷要运送至县城加工,再回村里包装,之后才能销往市场。几经辗转,成本自然高昂。

更让白晓洋心痛的是,种田似乎在乡间成了“没面子”的行当。一次午休时分,雇工在田间吃饭,眼见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白晓洋便掏出手机拍了条抖音,视频很快在村里传开。第二天,出镜的一名农妇就找上了门,希望白晓洋把视频删掉,因为“孩子看到老妈给人家种田,感觉很没面子”。

信心比金子更珍贵。如何恢复大家种粮的信心?新农人一时间犯了难。

因尝试产生的巨变

踌躇之时,四坪村一场名为“购米包地”的试验进入了视野。2020年初疫情突发,为确保粮食安全,熙岭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带头“认领土地”,即预先向农民支付种子、农资、用工等费用,由四坪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开始复垦荒地、种植水稻。

同样在2020年,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担任院长的屏南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团队成员在调研中注意到了驻创艺术家、基层干部以及返乡青年开展的创新实践,也认为白晓洋“我在屏南有亩田”的提法正当其时。

2021年3月,在研究院的总结提升下,屏南在全省率先开展“认领一亩田”活动,号召全县142名正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认领抛荒的水田种植水稻。认领人承担种植成本2500元/亩,地块产出的稻谷则归认领人所有;复垦闲置土地并种植粮食作物者及种粮大户还有额外补贴。

时年5月,温铁军来到四坪,带头认领一亩田并下田插秧,倡导社会大众以实际行动保障粮食安全,一举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当年,全县共有446亩水田被认领。

对于潘国老来说,通过“认领一亩田”活动募集的5万多元无异于雪中送炭。这笔钱让他得以在2022年开耕季坚持未竟的事业,也渐渐让出走、观望的社员回了头。

白晓洋则放开了手脚,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疾驰。经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引荐,白晓洋认识了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庭旭。在黄庭旭及其同事的指导下,白晓洋把紫两优737等优质高产新品种带进了农田,通过施用绿屯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还用上了太阳能害虫行为干扰灯、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水稻害虫卵寄生蜂释放器等绿色防控设备,降低病害虫风险。

2022年,屏南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出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十五条措施》,从严肃奖惩机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机械化服务水平、提高水稻种植保险补贴和粮食套种、水旱轮作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和资金扶持办法;制定《“我在屏南有亩田”全流程操作办法》,对委托种植、认领、选种、田间管理、仓储、加工、包装和配送等10个环节进行规范,加强对选种、施肥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出大米的品质;组建国企“屏南八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搭建“我在屏南有亩田”服务平台和品牌体系,授权品质好、质量安全、信用度高的水稻种植经营主体使用“屏南800”公共品牌,统一包装标识,统一物流配送,提升产品价值,降低市场风险。

从自发到自觉,党政引领作为敲门砖,换来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与积极参与。从2021年至今,屏南累计有9100.5亩水田被认领,涉及撂荒地6870.5亩,其中社会力量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二。

“粮食安全不能只是依赖农民,事实上需要搭建起生产端与消费端共担共治的桥梁,以参与式的行动唤醒公众意识,这正是‘我在屏南有亩田’的初衷,经过多年实践,它也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梁莉说。

5年来,因为“我在屏南有亩田”,改变正在南湾村陆续发生。参与认领的党员干部、社会团体与市民先后来到南湾,村里的公共空间逐渐拓展,业态也更加丰富;原先雇工都难,如今农忙时分有30多人到白晓洋的田地里帮忙,农闲时农民还能兼职模特、民宿保洁等,人均年增收9000元左右;大家不仅不像先前那般抗拒出镜,反而落落大方地笑对镜头,推介家乡、歌颂稻田。

今年,这一做法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以“我在乡间有亩田”的形式进行经验推广。

向农业的广度与深度进军

“垦荒种粮资金的难题解决了,我便有精力围绕这片田做更多的创新和衍生。”白晓洋从未放下头脑里的那股想象力,把一产往加工端、消费端进一步延伸。今年,合作社研发了黑米小红豆养生粥、红曲黄酒、稻谷提取物洗护用品等新兴产品,还办起了民宿,在梯田上举办田园音乐会、农耕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南湾这个一度被遗忘的村庄。

潘国老意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去年,合作社完成了生产系统的重建,继而把重心放在了融合运营上。潘国老提出了“一亩田的N次方”理念,即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拉长产业链,将实业与研学等衍生业态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成立“乡土·潮农”共创小组,吸纳新老村民、创业青年、“云村民”等多元人才进行共创、共享、共建,促进集体增收;另一方面,整合山、水、林、湖、田、村等自然资源,探索创意实现资源变现的可能。如打造“食光梯田”,规划稻菜轮作区、香草园区、果蔬采摘区,拓展场景农业、休闲农业,实现以农带旅的乡村特色。

当然,无论何种形式的“粮食+”,都离不开确保粮食安全这一核心。日前,福建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构建粮经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福建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对于生态资源富集的屏南而言,方案的出台再度提振了农业工作者的信心。今年5月,坐落于四坪村的全国首座大食物馆对外开放。步入馆内,粮食作物、食用菌、蔬菜、水果、畜禽、林下作物等这座山城具备的资源禀赋一目了然。

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王松良看来,大食物观应当是一种大生态观,即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开展生态农业实践。

在王松良的指导下,潘国老试图在稻田里构建“生态水稻种植—稻田养鱼养鸭—林下养鸡—棚上养蜂—蜂采稻花—鸡肥还田”的在地物能循环。他惊喜地发现,复垦地里逐步见到了白鹭、长尾喜鹊、田螺、泥鳅等一系列物种的身影,这意味着过往由于滥用化学药剂所带来的生态失衡现象得以改良,食物的产出也更加丰富,不失为“一亩田的N次方”的另一种诠释。

践行大食物观,还意味着要向农业新质生产力要食物,以科技的确定性消弭“看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在今年,白晓洋除了增加了低GI(血糖生成指数)等功能性稻米的种植,亦设立了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借助互联网、云计算、5G、GIS空间地理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环境温度、湿度、风向、土壤情况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化生产管理。她还打算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我在乡间有亩田”,以满足个性化的社会认购需要。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客观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机大面积应用。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在地稻田应当被视为立体式的空间资源,进行大食物观、文创以及生态的探索,由此延展农业的广度及深度。”梁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