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结晶,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历经沧桑,穿越时空,诉说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到商周的青铜器,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大唐的丝绸之路,从故宫的巍峨壮丽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从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到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讲述着一个故事。三星堆遗址神秘的青铜面具,展现了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万里长城蜿蜒起伏,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秦始皇兵马俑气势恢宏,彰显了秦朝的强大国力;故宫的红墙黄瓦,诉说着明清两代的兴衰荣辱;泉州的开元寺,焕发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文物是文明的“教科书”。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和科学技术,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料。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文化艺术等,进而探寻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的智慧。对甲骨文的研究,了解了商朝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展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对四大发明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对福州三坊七巷的研究,明白了明清时期的里坊制度;对朱熹理学文化的研究,清晰了中国几百年的思想文化发展……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明的载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中华儿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文物是文化的“传播者”。文物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名片。它们承载着民族记忆,诉说着文明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沟通心灵。要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通过博物馆展览、数字化呈现、文化创意产品等多种形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能够走近文物,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走进”历史现场,沉浸式体验古代生活;可以开发以文物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可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通过文物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文物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世界舞台上绽放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
文物是沉淀的历史,是凝固的艺术,是民族的灵魂。它并非冰冷的石头或褪色的绢帛,而是跳动的脉搏,流淌的血液,是与先辈进行无声对话的桥梁。让沉睡的文物醒来,让古老的文明新生,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让文化的根脉,在文物保护研究利用中赓续传承,生生不息。(大田县委文明办 罗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