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加心理普查活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指出:将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泉州市教育局始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顶层系统设计、靶向精准施策,通过家校社协同联动,统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和组织管理,积极构建起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防预并举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护体系,不断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泉州一中学生转动转盘,领取属于自己的新学期祝福。
落实“五育”融合 垒实心理育人“厚度”
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笑容在同学们脸上绽放……开学初,泉州一中在班会课上开展了“开学啦,先为彼此点个赞”八年级心理辅导活动。在心理老师徐佳琳的带领下,同学们围绕心理学中的期待效应、结伴效应、首因效应和飞轮效应,结合新学期的自己,手写出一份由昵称、想说的话、点赞区、评论区等组成的“朋友圈”,通过点赞互动的方式了解彼此,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这种在班会课中巧妙融入心理教育的做法,已成为泉州一中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目前,该校已开发初高中6个年段全覆盖的体验式心理班会校本课程100多节,创设贴近学生心理的话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亲自经历、体验过程,及时化解矛盾,缓和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晋江市首峰中学初三考前心理辅导活动
无独有偶,晋江市首峰中学也通过制定“新生破冰、自信心树立、团队凝聚力、团体减压、亲子活动”等“套餐式”团辅课程,根据各个年段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团辅套餐,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幸福感和心理稳定性。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则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种植、举行“争当生活小达人”生活劳动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感受劳动乐趣,学习劳动技能,进而促进学生培养积极心态、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人际交往及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
这些都是泉州市落实“五育”融合、不断推进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缩影。近年来,泉州市教育局积极推动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到“五育”当中,通过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全力筑阵地架“心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在体育方面,严格督促中小学校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落实大课间活动,优化课间十分钟管理,促进劳逸结合,有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同时稳步推进校园阳光体育运动,联合泉州市体育局每年开展泉州市中小学生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游泳、冰雪轮滑、五祖拳健身操会操等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此外,泉州市根据“闽南春来早”的实际,从2021年起,每年提前在3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围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开展主题月活动。据悉,今年泉州市教育局已累计征集评选205个市级“五育促心育”微课精品课课例(案例),并在泉州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
让孩子感受劳动乐趣,学习劳动技能,有利于培养积极心态。
践行“一生一策” 提高心理育人“精度”
开学前后是学生心理波动较大、校园心理风险较高的时段。今年9月,石狮市教育局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并逐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到心理健康“一人一档”、危机干预“一生一策”。晋江市则通过开发综合实践saas平台对参训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每周利用纸质测评表、问卷星,组织学校、家长、学生、带队教师对每期综合活动进行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政府采购第三方心理健康服务,并专门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面向全县五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全体教职工、部分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排查、重点对象干预、线上线下师生家长培训、24小时热线服务等,以精准测评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基本形成“全面筛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对策建议—预防干预”的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目前,安溪县已完成五年级及以上学生“一生一档”建档工作,全县共建档181729人。正因为全面普及和精准筛查,安溪县问题学生预警率明显下降,心理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在2021年国家四年级、八年级义务教育质量心理健康学科监测中,该县小学、中学各有5项指标等级10颗星位居前列。
为解决学生心理筛查工作中存在的方法单一、精准度低和跟进不力等问题,泉州市教育局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监测标准化,将修订出一套符合本地学生实际、更为科学的心理测试量表,首批在市直学校范围内进行试点,后续再逐步推广。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的基础上,泉州市也建立起动态预警及报告机制,学校动态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以班主任负责本班级、年段长负责本年级、校长负责本学校心理健康筛查预警工作,对特殊家庭强化与社区(村组)对接沟通,采取“一对一”跟进,切实做好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关心关爱、疏通跟进等工作,严防出现极端行为。
多方合力联动 拓展心理育人“广度”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特点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今年暑期,泉州鲤城选派188名“家庭教育特派员”深入81个社区,开展“爱家爱子”科教沙龙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参与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开展公益性家长培训等工作。
为了让家长高效便捷掌握科学家教知识,鲤城区妇儿工委办、区教育局、区妇联还积极打造“在你身边”家庭教育线上服务模式,每月推出一次鲤城区智慧家长云课堂,邀请家教专家、学者坐镇云课堂线上分享科学家教理念,引导家长增强依法带娃、科学育儿的能力和水平。
针对人才队伍建设短板,泉州市教育局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列入紧缺急需人才引进目录,2023年补充心理健康教师88人,2024年已发布公开招聘在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54个。各县(市、区)各校积极行动,专门就“建强心理人才队伍”作出部署,提出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配齐心理健康教师、畅通教师发展渠道,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机制逐渐成形。常态化培训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去年以来组织市级以上各类培训12场次,参训教师超2000人次。比如泉州台商投资区以专职心健教师走教支教、分片挂钩、校际调剂、外聘等方式,构建61个心理健康安全监管网格,确保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全覆盖;泉州市双阳中学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组成的心育团队,协同发力,共同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近年来,泉州市教育局和有关部门协同,凝聚多部门、多系统合力共同治理,推动校家社医携手守护心理健康。泉州市以校家社医协同为路径,逐步探索建立校家社医协同育人社区化、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开展“百万家长学做好家长行动”,年度家访参与率和受访学生覆盖率达100%;与家长保持沟通,对家长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家校共同关心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开展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对留守、单亲、孤儿、家庭贫困、身患残疾等五类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摸底建档;依托青少年儿童之家开展暑期儿童青少年陪伴活动;尝试推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度,打造“泉家教”特色品牌,助推心理育人服务向纵深发展。
泉州市晋光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五育”当中
线上线下结合 增强心理育人“力度”
“我知道父母是为我好,但我还是感觉很痛苦!”开学初,泉州中小学生心理服务热线接到一名高中生的求助电话。通过来电,市教育局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学生及其家长,同时联系学校、社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其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制订了常态化“一对一”干预帮扶计划,帮助该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泉州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增强心理育人的“力度”,泉州市教育局整合全市现有500余条心理健康热线,构建了市、县、学校三级全天候、全学段的学生心理服务热线网络,由具备相关心理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教师为广大学生疏压解困,每天有效疏导学生和家长高频反映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深远、细致的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与爱心的工作。泉州市坚持优化心理健康服务,多维提升,建立起全面全时覆盖的“线下线上”心理服务机制、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泉州市确认第一批市标准化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123所(示范型42所、标准型81所),下拨奖补资金165万元。2024年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该项目,建成标准化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200所(示范型30所、标准型81所),奖补230万元。
此外,泉州市还通过新生入学、开学、毕业、中高考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上百场“父母大讲堂”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通过悬挂横幅、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学生家长、社会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举办“争当生活小达人”生活劳动技能大赛
优化危机干预 潜耕心理育人“深度”
为强化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保障,泉州市打破条条框框,只求对学生成长有益,不讲部门利益,市教育局牵头发起成立泉州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各县也均已成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做优家长学校、家长课堂,为破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难题提供组织保障;积极设计开发系列家长学习课程,开发专业的家庭教育系列微课,形成“统一入口、海量内容、获取便捷”的“泉家育福”课程库,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学生心理问题的源头往往在原生家庭。鉴于此,泉州市强化“治未病”理念,从家庭教育源头抓起,持续深化家校共育。通过校校设立家长发展学校,开设每年十余课时普及性家长课程,以及“泉城家话”“第一课堂”“家长微课”等针对性课程,多途径向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实现“原生家庭”正向赋能,从根本上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隐蔽性、隐私性强,不易被发现的问题,市教育局创新设立班级—年段—学校预警机制,通过朋辈互助和心理信息员制度,动态观察学生心理状态,早发现,早干预。同时,积极协同医疗卫生部门畅通转介渠道,落实发现、报告、干预、转介、跟踪“五位一体”心理问题闭环工作机制,提升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有效降低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概率。
为确保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细做实,扎实推进,泉州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县(市、区)教育综合督导和对县(市、区)教育部门年度考核,纳入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面向师生和家长开展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计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量;要求中小学、中职学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岗位职责和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内容,经学校年度考评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计班主任工作年限,通过定期调度、随机抽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落实,引导广大教师共同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森森/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