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古城处处闪烁着千年古城的历史风华。(同安区供图)
文明风8月6日讯 保护好同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是留住厦门的历史文脉。五代创建的文庙、北宋建造的婆罗门佛石塔,以及建于宋朝、明清时期多次修复的铜鱼池……行走在同安古城,处处闪烁着千年古城的历史风华。
当前,厦门市正努力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梳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自信。作为厦门文化发源地,同安古城蕴藏着丰厚的物质文化、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留存城市记忆、品味历史底蕴的重要载体。
绵延文脉
重申同安古城保护范围
同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宰相故里”“闽学源头”“提督摇篮”等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支撑的“千年古城”。历史积淀结合秀丽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秀美画卷。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遣左翊将军许濙入闽并“永镇斯土”,揭开了同安文明史的序幕。一千七百多年前,“同安”这个名字开始见诸史册。今天的厦门市行政区域,正是从古同安发展而来,可谓“未有厦门,先有同安”。
历史上,朝代更替、开疆拓土、贩海垦山,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铸就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同安现存许多文物古迹,其中不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安孔庙、宋代婆罗门佛石塔(两处)、苏颂故居芦山堂、同安古城墙遗址……
多元的文化属性令同安古城展现出不同时代的建筑形式与风格,目前同安古城中不仅仍保留着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红砖民居古厝,还有展现闽南地方文化的祠堂寺庙,浓缩南洋式建筑精华、体现东南亚文化特色的商业骑楼等。这些古建筑的每一砖每一瓦、每根梁柱每幅彩绘,都与古同安的军事、教育、商贸、生产等领域息息相关,彰显同安昔日文化的辉煌与荣光,讲述着文化记忆与乡愁情怀。
可以说,同安古城是厦门城市建设之起源,朱子理学传承之见证,闽台文化发展之承载,多元建筑风格之承载。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千年历史文脉,我市正在编制的《厦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4-2035年)》重申了同安古城的保护范围,明确了同安历史城区以环城北路和东西溪为界,并以县衙旧址和钟楼为中心构建起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彰显同安历史城区的核心保护格局。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力度推进同安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更好推动保护与更新并举,把具有厦门特色的历史文脉传承好、发扬好,擦亮银城文化底色。
推动焕新
坚持应保尽保以用促保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纵观同安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坚持对历史文化遗存应保尽保、以用促保,正是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
同安县衙旧址、同安孔庙、芦山堂、双溪公园、铜鱼池公园、王祖厝……信步于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总能与千百年前的历史印记不期而遇。
当前,通过保护修缮、活化利用,这些留下岁月沧桑痕迹的文物古迹正被注入全新活力,向市民游客“述说”历史故事。
踏入打石巷,深藏此处的“王祖厝”一改过去荒芜破损的模样。这个近日修缮完工的古厝建筑群,陆续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不仅是王氏祖祠,还曾设有私塾。如今的“王祖厝”整洁、开阔,同时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貌。
这里藏有一方镏金木匾,为晚清重臣左宗棠所题“谊安桑梓”匾。大厝前埕左右两侧,各立一对旗杆石,象征着不止一名族人考中功名的光辉过往。巷子边,留存着砌砖敬字亭,为古代学生焚烧废稿之用。
被视为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与“灵魂”的同安县衙旧址,始建于公元929年,既是千年遗址,也是市民文化公园。在同安山高地厚水阔的山水格局间,县衙的特殊选址,是朱子理学文化造城思想的体现与展示。
深入其中,别有一番天地,这里建有全球首座实质性运行的朱子书院,还藏着同安文库、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等一系列文化场所,构筑起古同安历史文化研究园。
其中,朱子书院曾是朱子居家会友、读书著作之处,如今仍办学不断,尊师重教乐学之风浸润着莘莘学子,书声琅琅萦绕耳畔;同安文库由老县衙红砖楼改造而成,系统收集展示各界人士捐赠的学术著作、书画作品、音像视频、非遗展品、文创产品等,成为同安文化资源的集中地,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支持;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存有纸质族谱2000多册、电子档案族谱约5万册,设有詹姓、彭姓、许姓、江姓等馆藏族谱专区,是两岸宗亲寻根谒祖的良好载体;在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则存放着大量民国时期乃至清朝的历史文物,以闽南文化生活印记展现两岸紧密联结。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做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修缮的同时,如何活化利用古建老宅,将古老的历史和新的产业、业态融合在一起,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接下来,同安古城将坚持保护结合民生、文化服务生活,尽可能保留、挖掘传统商业文化,进一步丰富商业业态,适当增加体验型休闲商业,打造古城更新样板。(林健华 袁舒琪 余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