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7月4日讯 厦门的非公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好,民营、台资、外资企业、“两新组织”高度集聚,全市民营企业已超过90万家,数量占全市企业数的九成以上,经济产值约占全市总产值的50%。近年来,厦门市委文明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的部署要求,持续推动民营企业、“两新组织”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先行先试 规范非公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2018年,厦门市委文明办在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企业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的工作意见,制定创建标准,精简创建指标,加大对互联网企业参与文明单位创建的支持力度。当年,新浪(厦门)、四三九九公司等8家互联网企业获评市级文明单位。2020年,又率先制定出台厦门市非公企业文明单位创建有关文件,进一步完善创建标准,加强规范管理。
党建引领 推动党建与文明创建相融合
厦门市非公党建基础较好,已有近1万家非公组织(企业)建立了党支部。依托于此,厦门市委文明办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文明创建考核的通知》,创新城市各领域党组织融合共建、考核机制,形成以党建引领创建、以创建促进党建良好局面。现有全国文明单位四三九九公司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组建“红色卫士”审核小组、党员讲师团、党员先锋岗,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开设文明学堂,将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纳入职工教育体系;奥佳华集团创建了“佳党建”品牌,铸造队伍佳、品牌佳、服务佳的“三佳”核心价值;欣贺股份有限公司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实现了党建工作在台企的又一创举。
注重实效 加强日常创建指导
针对非公企业分散化、社会化和趋效益化等特性,厦门市定期下发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提示,加强日常服务和指导。注重非公企业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员工素养、践行诚信责任等工作成效,充分运用税务、法院、市场等单位评价意见,减少材料申报要求,减轻企业创建负担。2021年起,厦门市委文明办实施办领导挂钩非公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部署,把服务非公组织文明单位、及时解决企业诉求作为主要行动之一,深入各非公组织文明单位开展调研、指导、服务工作。
制度保障 探索出台激励政策
2021年,厦门市委文明办征求税务、市场监管等18个部门意见,出台《关于建立厦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文明单位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确定了金融服务优先、信用评价加分、住房租金优惠、特定产业扶持、审批手续简化、培训服务支持等八项17条激励措施,激发了非公组织参与文明单位创建的积极性。各职能部门细化激励方案,保障政策落地落实。其中,市建设局制定《厦门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市市政园林局出台《厦门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办法》,对建设、绿化等单位运用“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对获评文明单位的企业给予信用加分。(厦门市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