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面对防不胜防的诈骗电话,套路满满的诈骗话术,层出不穷的新骗术、新剧本,要实现“天下无骗”的美好愿景,我们需要怎么做?(6月25日《羊城晚报》)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进行深入打击。特别是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94.5万起,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和损失金额均下降30%。
同时也要看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面临诸多痛点、堵点。比如,在国内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的情况下,犯罪窝点加速向境外转移;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手段也在不断迭代变化,越来越具有伪装性、迷惑性、欺骗性。因此,相关部门在强化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拳出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不断提升反诈工作质效。
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普及反诈知识,披露诈骗套路,切实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对于网络电信诈骗,许多人在上当受骗之前,总觉得电诈离自己很遥远,特别是对于网购诈骗、贷款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兼职刷单诈骗、冒充亲友领导诈骗等种种骗术,往往认识不清、防范不足,最终掉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当好反诈的践行者,还要当好反诈的传播者、监督者,积极发现和勇于举报电诈行为,让电信网络诈骗无所遁形。去年“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国家反诈中心发布了《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为公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有益参考;今年活动期间,还将发布《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这些都有利于引导群众学习掌握反诈知识,提升防骗能力。
实现“天下无骗”,需要全民参与。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群众参与机制,筑牢“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人民防线。一方面,不断创新宣传模式,深入开展防电诈“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强化对企业商户、财会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的精准宣传,不断提高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用好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等“反诈利器”,强化群众反诈防范心理,引导群众时刻绷紧防骗弦。
同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反诈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全链条、全方位打击,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推动形成“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才能最终实现“天下无骗”的美好愿景。(安溪文明网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