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民俗“新玩法”让传统文化破壁出圈
http://wmf.fjsen.com  2024-06-24 10:20:07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郑正华

艾草花束火爆“出圈”,龙舟竞渡激发文旅消费,“露营过端午”成为年轻人度假新选择……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显时尚潮流、重文化底蕴、求鲜明个性成为端午消费的重要特征。(来源:光明日报)

记忆中,农村有许多与二十四节气相伴相生的民俗,如,立春要吃春饼、春分要立鸡蛋、清明要扫墓、端午要挂艾草……然而,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民俗被删繁就简,并且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生活中的仪式感越来越少。

民俗“新玩法”的火爆,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民俗顽强的生命力。当代年轻人并非不爱民俗,只是不知民俗、不解民俗,想要赋予民俗新的审美、新的玩法。这恰恰是对民俗新的传承、新的注解,是当代年轻人文化自信的表达。

解锁民俗“新玩法”要善于创新。把传统艾草加上菖蒲、香樟叶,搭配上铃铛、寓意福禄的干葫芦与精心设计的端午安康卡,一束时尚而别具特色的艾草花束就成了“端午爆款”。从粗犷的艾草、菖蒲,到精致的“艾草花束”,端午挂艾草、菖蒲的习俗没有变,变的是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从“艾草花束”到“楚辞香囊”,从“民俗游”到“龙舟热”,越来越多民俗“新玩法”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玩乐中得以薪火相传。

解锁民俗“新玩法”要做足特色。今年端午期间,宁海一家露营基地别出心裁,推出“露营过端午”,把端午民俗与农事、艺术、运动元素相结合,让游客白天和家人一起在户外包粽子、体验制作漆扇,傍晚在露营基地附近玩飞盘、品茶饮,受到一些当地年轻人的追捧。民俗要出圈,必须做足特色文章,吃透吃准文化内涵,以“民俗+旅游”“民俗+手工”“民俗+艺术”等形式,举办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让旧民俗焕发出新生机。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表达,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印记。民俗,走过历史的年轮,历经文化的沉淀,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印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锁民俗的“新玩法”,形式上是对民俗仪式、民俗活动、民俗物件的潮化创新,本质上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助于让个性化的民俗得到共性化的认同,让“中国风”成为“世界风”。(南平市委文明办 吴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