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各地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向基层延伸 向纵深发展》文章,其中对龙岩市深化“大爱龙岩在行动”,深入实施六大专项提升行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大爱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岩市将深化拓展“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作为主题教育“六项活动”之一,用“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推动“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建设,推动各项民生事业发展,迸发出主题教育遇上“大爱龙岩”的熠熠光芒。
记者从龙岩市委文明办获悉,目前全市已实践形成“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建设“14363”工作模式,即明确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突出“春季送福、夏季送凉、秋季助学、冬季送暖”四个主题,凝聚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广大群众等三方力量,开展爱心敬老、爱心护蕾、爱心助残、爱心就医、爱心扶弱、爱心济困等六大专项行动,强化协同联动、监督检查、考核奖惩三项保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大爱龙岩人人参与,龙岩大爱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提升六大专项行动 让民心更暖
“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小病能用药,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22日,岩城气温骤降,但环卫工人邱阿姨在龙岩大道的一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感受到冬日里的暖流。这是龙岩市打造“10分钟工会服务圈”,以民生礼包温润民心的一个真实写照。
聚焦“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就业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龙岩市推进提升六大专项行动,落地落实“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残有所依、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困有所济”等24条具体措施,出台实施《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普惠性托育服务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十余项政策性文件,推动各项政策惠及群众、资源下沉基层。
与此同时,结合落实“教育强市”战略27条措施、“健康龙岩”战略30条措施,精准设置“特殊群体就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15个大爱龙岩重点课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培育“同心育苗”“青禾关爱”“医心为民 护佑健康”等具有闽西特色的惠民项目,推动形成“一县市一品牌、一部门一项目、一单位一特色”的品牌建设体系。
全市落实兜底保障资金8亿元,惠及群众405万人次;共建设长者食堂185个、星级农村幸福院685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发放各类困难学生助学资金达1.85亿元,惠及贫困学生19.74万人次;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59379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8万人……一项项惠民举措的出台,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铺就了老区龙岩的幸福底色。
常态开展公益活动 将大爱传递
1月21日下午,龙岩中心城区龙津湖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红古田基地门前,龙岩市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为群众书写了一副副精美的龙年春联,拉开了“大爱龙岩福满城 迎春送福进万家”2024年度大爱龙岩“四季歌”首场主题活动序幕。
1月21日,2024年度大爱龙岩“四季歌”首场主题实践活动在龙岩中心城区龙津湖公园启动。
1月16日上午,大爱龙岩“冬季送暖”主题实践活动在新罗区西陂街道启动,现场为“一老一小”“一病一残”“一弱一困”等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代表送上冬暖被、台灯等暖心大礼包以及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
让大爱精神常在,让大爱四季相随。主题教育中,龙岩市以提升文明实践质效的引领,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和春夏秋冬四季,组织开展“大爱龙岩”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形成“四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活动”的良好态势。活动开展以来,线上线下累计筹得善款7922万元;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新春送福”“夏季送清凉”“圆梦行动”“金秋敬老”“冬季送暖”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4.7万余场,服务时长达263万小时。
大爱,不仅彰显城市气质,也体现城市价值。龙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陈杭芹表示,下一步,将按照“14363”工作模式,广泛动员、整合资源、激活力量,围绕春季送福、夏季送凉、秋季助学、冬季送暖四个主题,提升六大专项行动质效,在深化拓展、推动品牌创建向纵深发展上持续发力,让爱在闽西薪火相传、无限蔓延。(龙岩市委文明办 闽西日报)